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 巨大工程(2 / 4)

加入书签

说到:“其实盐也重要,那是化学工业的开端,没它,化学起来来。”

冬子低声音对他说到:“其实盐也可以用来做生意,内陆地区,最缺这个东西。”冬子这话并不是出于一个销售人员的商业敏感,而是出于一名业余厨师,对盐这种调味品的尊重。任何美食,如果没有这道调料,根本无法入口。况且,久不吃盐的人,恐怕不病也要肿。

侧边这家伙听到这话,突然一拍脑袋。“兄弟,你提醒了,我想起另一个可能。”他大声对全体喊到:“南宋时期,海盐是通过晒的方式生产的,我们改进制盐方法,通过析出的化学办法,成本降低产量大速度快,这家伙,是硬通货,通过向内陆走私,那不是最来钱的?只要有钱,就有了交换资源的基础,对不对?”

这个提议马上得到许多人的响应。有人说,工业与商业本来就是互相促进的。大量的工业产品如果没有商业,来实现那惊险的一跳,根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

他一说完,冬子低声问到:“老师,你说的,惊险的一跳,是什么意思?”

“你没学过马原吗?”

冬子也上过几天大学,最开始就是马原这门课,但没学几天,就退学了。所以,冬子只好答到:“没学好。”

他拍了拍冬子的肩:“一般学理工的,没太重视这课,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惊险的一跳,是指商品交换后,得到货币的过程。说白一点,就是不管你做的产品有多好,得卖出钱,才算成功。”

搞得这么突然的词,原来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意思。其实,在经济与市场的行为中,许多商品因为没有实现这个过程,就变成了大量的亏损与浪费。这些东西,就不是冬子感兴趣的内容了。

于是,大家把兴趣转移到如果建立科技树与工业基础上去了。这是各自专业强调各自专业重要性的时候,所以,争论也时常发生。

冬子从来没见到过这种争论,就是双方面红耳赤、引经据典,大量的知识点如同爆米花般闪现,不时发出嘭嘭嘭的声音。两人达成某种共识,商量解决办法时,又如同烤羊肉串,油脂出来滴在木炭上,焦香的味道嗞嗞作响。

这种争论,有理有据,并且据理力争。有卷袖子作要打架的状态的,有怒目圆睁目光相杀的,有高声强调声带破音的,有拍桌蹬腿敲碗摔杯的。

各自以为掌握着真理的人,是如此的狂放,但并不破坏他们的友谊。冬子发现,他们激烈争论到如此程度,但有两样特点,很是少见。第一,他们争论时,从来没有说脏话,一个字都没有。也没有人生攻击或者使用诡辩,故意挖坑挑对方的错,这种辩论之术在此不存在。第二,他们越是争论得久的对象,最后总是以互相敬酒告终,友谊程度反而比以前更亲密了。

这就是一堂课,让冬子见识到,真正搞科学的人,是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他们争论,并不是为了抒发个人意见,也不是为了争输赢。他们只是论证自认为的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他们是一类人,就是你能够以逻辑与论据说服他们,除此之外,声音大,力气大,都无法征服。在真理面前,他们是如此的天真,甚至有些孩子气,这也许是他们成为今天科研精英的天然气质吧。

西工大的交通专家发言了:“兄弟们,我们都要冷静,大家都认为本专业重要。我承认,所有专业,都重要,但必须得有个先后次序才行。我们不是神仙哪吒,没有三头六臂,我们只能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我们是搞科研与工业的,对不对?”

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也可以把他这段说法,当成正确的废话来听。当然,这只是个引子,后面,他提出了意见。“像我们建一条铁路,得先从选址到地基再到铺轨,这个先后次序就是规律。从目前看,大家对选址这件事达成了共识。与终点,我看可以确认一下。,南宋末年。那么终点呢?”

“再造华夏,打败铁骑,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此时,交大教授说出了目标,发现大家都在点头同意。

“好了,与终点已经确认了,我们来说施工步骤了。”这位铁路专家,不愧是长期搞工程的,一来就是工程上的行话。

“要搞工程,得估算一下工程量,在这个穿越计划里,我们得带多少物资,或者说得提前付出多大的成本,当然,除了我们这些人以外,还缺哪些专业的人才,更需要确认的,是需要多少现代人,一起过去?”

大家知道,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讨论中,有人认为,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得具备基本的社会功能,这就需要各方面工业社会的人才。

有人说,理工农医的人才,都得要有,这是必须的。还有人补充到:军事、商业的人才,是我们缺乏的,必须引进。当然,所谓引进,也就是写小说的作者中,必须有这些专业的人,他们要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的军事体系与商业模式。

这样,队伍就比较大了。在科学体系中,大家讨论到,每一个学科,必须要三种人才。一种是科研人才,必须熟悉这门学科的,将这粒种子种下去,才会有收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