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节(4 / 6)

加入书签

也有许多提案因为各种原因被拒绝施行,毕竟现在还是处于战争期间,全国的统一还没有完成,有许多事情不适合在现在做,如清查土地、统计人口,还有制定国号、年号、各种制度等等。

而今天就有一份提案,被内阁一致认为,应该否定掉,提案的内容是建议南京政府开科取士。

对于开科考本身,内阁的成员都并不反对,因为这是历代王朝的惯例,任何王朝建立之后,都会正式进行开科取士,但也都一致认为,现在的南京政府,并不是举行科举的最好时机。因为现在还是战争时期,没有多畲的精力来组织科举,而且虽然说南京政府的地盘已经不小了,按明朝行政划分的二京一十三省计算,南京政府己经完全拥有了南直隶,湖广、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这一京七省的地方,说是天下三分,己占其二,一点也不算过份。

但河南、福建、广东、广西这四个省却都是刚刚才收复,有不少地方连行政机构都没有建全,致于县学、私塾更是十缺八九,因此就是举行科考,也只是长江沿岸的几个省份玩,不具备代表性。因此还是等全国统一之后,再正式举行全国统一的科考。

商毅也同意内阁的意见,不过他想深了一层,就是对科举进行一次革新。

尽管商毅也知道,科举制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但也不打算彻底取消科举制度,因为商毅也找不出一套比科举更好的选拨官员制度。这就好比在另一时空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高考制度口诛笔伐,强烈攻击,但却还是要一年一年的办下去,因为不管怎么骂,谁也拿不出一套比高考更合理的制度出来。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各种规则,制度己经十分完善了,而且也确实是一种相对比较公证的官员选拔制度,直接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因此自宋以降,中国的主流官员基本都是通过科举产生,而且在宋朝的宰相、明朝的内阁大臣、清朝的汉族军机大臣,不仅要是通过科举产生,而且还必须是一甲进士的范围内产生。在明朝中后期,就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赞叹不已,因为不论出身,只要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就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这是相当文明的表现。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尽管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在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使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考生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在近代以前,中国的识字率一直高于世界水平,科举制度在其中也发捍了重大作用。因此科举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不好的是科举的形式和内容。

商毅知道在这个时代,科举最大弊端就是形式单一、呆板,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而考试内容则与实际完全脱节,在宋朝的时候,科举的题目还会与时政挂勾,而文章的形式也没有俱体的要求;但到了明朝,科举的题目已经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以内,而且还是以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为标准,不允许有自已的思想,内容也是纯粹的讨论道徳,同时文体必须是以八股文。结果造成了思想僵固。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只能钻迷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里;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另外由于科举只考文章,不考其他,因此除了少数人以外,绝大多数通过科举出来的官员都会发现,自己除了能写一笔好文章之外,对做官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是一窍不通,只能依靠手下的师爷、书案、孔目、衙役等一干吏员来处理政务。而这帮吏员也趁机蒙上欺手,雁过拔毛,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

而清朝代明之后,又把科举几乎原封不动给继承下来,同时对科举的内容管得更严更紧,结果造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全面禁锢,万马齐暗。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教育和科举(下)

其实商毅是十分重视教育,早在商毅还只占领了浙江省的时候,就不仅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从低到高的教育体系,而且在教育的内容上,也加入了实用的知识,如在中小学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目,而在大学中还加入了外语、地理、世界历史等新的科目。并且还编制了标准的课本教材,现在己经在长江沿岸各省进行普及,并且也培养了一批新教育的教师。

不过根据教育部的反映,在新教育的普及过程中,在一些地方都遭到了抵制,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没有抵制新教育,但上这些课时,大多数学生都不爱听,逃课,而老师也教得十分马虎,还有一些乡村的老夫子对这些新科目冷嘲热讽,还有人禁止学生去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