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独自咀嚼(1 / 4)

加入书签

夜深人静最难眠,最怕半夜醒来睡不着,因为,冬子不知道,该向自己的脑海里填些啥。

人有一种本能,只要醒着,总得想些什么东西。如何面对空虚的自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一个有些虚幻的信息和对这个信息虚幻的想象,自己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呢?寻找过去留给今天的蛛丝马迹,来联系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给生活增加点连续性的意义?

父母不在了,容城不在了。我抛弃一切到这个地方,干着没什么意思的活,味同嚼蜡。冬子觉得,该干点对得起自己的事了,但是,什么事,才对得起自己呢?

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哲学家,包括文化并不高的冬子,只要他有机会,面对自己。

这个夜晚,冬子自己喝了点酒,就是没菜干喝的那种。目的,当然是为了好睡觉。他已经好多天靠酒入眠了,有时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一种堕落。

从小见到许多酒迷子,一身脏兮兮地倒在地上,说着别人听不懂的醉话,父亲就告诉他,这种人最没劲了。但今天,冬子自己觉得,自己也在向这个方向滑去。

把自己的过去与今天联系不起来,并且看不到未来的生活,你靠什么入睡呢?在这个意义上,冬子在某种程度,理解了那个何大神,靠吹牛皮和喝酒,来让自己睡个安稳觉。

但是酒没喝多少,醒得也快。冬子在迷糊中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在他身边唱歌,好像是摇篮曲之类的东西。母亲的歌声真温柔啊,她的手拍在冬子后背上,真是温暖啊,她好象唱的是关于外婆的故事。母亲用她母亲安慰她的方式,来让自己安心入眠。但是,冬子在这种温暖中睡觉,忽然觉得,母亲好像掉泪了,眼泪滴在自己的脸上,冬子一惊。

原来,是自己在流泪。明明自己在做梦,怎么会流泪呢?冬子醒了,起来找水喝,口是太渴了。起来才发现,开水瓶里没有水,自己忘了烧。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母亲总是在睡前,把开水灌得满满的,总是留下半缸子冷开水,当冬子醒来想喝水时,可以往里面兑开水,使水变成不烫不冷的温度,喝得舒服了,再上床。

看到这简陋的房间以及这张简单的床,冬子明白,这不是在家里。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也不在了。那么,还有谁管自己呢?哪怕责备打骂,也没有人,全心全意地关注自己了。

冬子这么年轻,只能靠自己活着。世界这么大,居然没冬子的家,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况。

冬子知道,天下,唯有父母,才是把自己当成全部的人。也许世界上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喜欢过你的人,但是,再不会有人,把陈冬当成生命的全部了。

当年在街头卖羊肉串的时候,冬天的夜晚很冷,有时没生意时,冬子为节约木炭,也不敢把那架子里的火烧旺。但是,他回头时,只要看到家里的灯光,人就不哆嗦了。因为那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光啊,那时候,父亲虽然去世了,但母亲还在那灯光下等他回家,有一个人挂念,你就温暖了。

而今天,冬子的心还没完全冷,是因为,他对父母的温暖还有回忆。冬子想到一个可怕的前景,如果有一天,我再也回忆不起父母的形象,再也梦不到他们,那我将怎么活下去呢?

白天考虑的所谓大事,其实都不算事。不论在哪里打工,跟谁是朋友,都没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在深夜醒来时,面对自己的灵魂。

冬子觉得,自己快没灵魂了。他快失去过去了,这让冬子最为害怕。因为没有过去,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自己是谁呢?是陈刚与芦花的儿子?但他们已经去世了,没人有拿他当儿子了。况且,按廖苕货的说法,自己甚至都不是他们亲生的。但是,冬子宁愿相信,这只是苕货为打击自己,故意编出的谣言。

冬子与普通人一样,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无关乎逻辑,只关乎价值。

所有普通的年轻人,都按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相信某些东西。哪怕这些东西的真伪没经考证。这就是感情的本质,就像婚礼中那一句:“我愿意”。

但是,这样就对吗?如果父母在上天有灵,看到冬子今天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失望还是高兴呢?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好像违背了母亲的要求,她是把自己交给葛校长一家的,但自己却主动逃离了容城,也许,这就是冬子在梦中看见母亲流泪的原因吧。

冬子已经很痛苦了,不愿意过多地责备自己的良心。从是非来讲,葛校长是除父母外,对自己最好的人,自己为什么经不起他的质疑,而莫名地愤怒呢?为什么离开他们的关照,而离家出走呢?

冬子想了半天,得出一个说服不了自己的模糊答案:自己父母去世了,已经没有家了。没有家的人,谈不上什么离家出走的。

为什么这么冷呢?是喝了酒后的自然发冷?不是吧,毕竟自己睡前最多只喝了二两,完全没到量。是天气变冷后的反应,也不对,这屋里毕竟隔离了风寒。对了,是心冷,一想到自己没有家了,心就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