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6节(2 / 3)

加入书签

在他们都在气头上,怕是也没了主心骨,我和老许他们尽量来做工作。”

楚天舒抬起头,说:“这样也好,老薛,你的任务是稳定局势,镇干部24小时都要有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保持冷静,只要不过分,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在这个关键时刻,再也不能出什么岔子了。”说着,从口袋里取出一千元钱,交到薛占山的手里。

白存礼也拿出一千元,交给身边的许彬。

柳青烟、余乾坤等人纷纷掏出钱,塞到薛占山或许彬的手上。

薛占山说:“楚书记,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稳住局面的。”

“走,我们到镇政府商量一下。”楚天舒头也没回,大步走了。

刚进六月,但中午的天气已经有点酷热,火辣辣的阳光晒得水泥路上的温度急剧升高,田野里的玉米叶子全都软软地挂了下来。天气预报最高气温37度,可室外的水泥路上少说也有五六十度。

在去往城关镇镇政府的路上,阳光下,楚天舒大步流星地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群带着黑纱一脸严肃的县镇干部,白存礼不停地抹着脸上那雨水般的汗水。

柳青烟跟上来,压低声音说:“楚书记,几家媒体的记者到了城关镇,正在群众中走访呢。”

“哦,有这事?”楚天舒抬起头,这事有点意外,他紧接着问:“宣传部那边知道不?”

柳青烟说:“知道了,可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说是这次来的记者是省城和京城的,市委宣传部的话他们都不听,谁都阻止不了。”

楚天舒的心一暗,柳青烟说的正是他担心的,从“高大全毙命”到“彭宝銮车祸”,再到“职工围攻院长”,又到“县长嫖娼”,直到今天的“医疗事故”,南岭县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招来了不少各路记者,市县两级做了大量工作,才勉强把舆情控制住。

从目前形势看,好几次的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市县两级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正面宣传举措,取得了一些效果,总算是没把南岭县作出的一些成绩给抹杀了。

尽管如此,但难保个别记者不偏听偏信,把事态往大里扩散,最终各类负面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仍然上过几家报纸的头条,炒得沸沸扬扬,南岭县成为了近期的新闻焦点,楚天舒也成为了颇具争议的焦点人物。

如今的记者,真可谓见缝就插针,尤其那些晚报、晨报、都市报之类的,他们下手快,顾忌少,更是令地方政府头疼。

楚天舒转头问王永超:“小王,宣传部谁过来了?”

发生像今天这样的群体性事件,宣传部门必须有领导到场协调,这是应急预案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了一条宣传纪律。

王永超说:“程浩,程部长。”

楚天舒说:“你马上把程浩叫来,我要了解详细情况。”

不一会儿,程浩跑步过来了。

程浩三十多岁,看上去却有四十多,头发脱得厉害,稀疏地遮盖在头顶上,脸上疙疙瘩瘩坑坑洼洼的,好像久旱的田地。

据说都是熬夜写稿写的,刚参加工作时写诗,后来又写小说,最后变得实际了,写新闻,这才从一个普通教师写到宣传部副部长的位子上,号称南岭一支笔,文笔不在茅兴东之下,只是人比较老实,领导叫干啥干啥,办法不是太多。

听说付大木很赏识他,不少讲话稿都越过县办的薛金龙,直接交程浩来写,要不,他也走不到宣传部副部长的位置上。

“事情是这样的,”程浩开口就如实汇报:“我接到小王的电话就过来了,省里一帮记者没打招呼,直接进了城关镇,到处乱窜找人采访,到底来了多少,都在什么地方,我都搞不清楚。好不容易碰到了个正在采访的,我上前制止,这些记者牛得很,根本不放眼里,又是照相又是录音,还专拣牢骚怪话多的人问。”

“现在人呢?”楚天舒问。

“有的混在人群中,有的在镇上,有的可能还在县城里。”

“茅部长呢,他人在哪?”

“茅部长还在县城,上午九点多钟从京城来了一个女记者,他被她缠住了。”

京城来的女记者?楚天舒太纳闷了。从事情发生到传出消息才几个小时,就是从省城赶过来也最多刚刚能到,难道这位女记者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一大早就打飞的过来了。

不可能!楚天舒暗暗摇了摇头,不满地说:“这个老茅,轻重缓急也分不清了。”

程浩本想发几句对茅兴东的牢骚,忽一想楚天舒跟他的关系走得近,忙把话咽了。

“你们宣传部呢,难道没一点办法?”走了几步,楚天舒又问。

“我有啥办法?他们又不归县上管,市里都管不了。再说了,现在是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也是党提倡的,说好话他们不听,硬性阻拦又要犯错误,只能让他们采访。”程浩的话里面满含委屈,他一定为这事挨过茅兴东的批,这阵儿跟楚天舒发泄起不满来。

“我是说你就不能想点别的法子?”楚天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