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100(1 / 2)
璇玑在琅琊山没有停留太久,在确保了林殊四人与蔺于碰面后就回了京城。至于后续发展如何,那是他们的事了,如果这世上最聪明的几个人碰面之后还是弄不明白状况,那这个世界趁早也崩塌算了。
耽搁了如此之久,回京已过半年之期,这期间璇玑行踪不定,一路都没有向京中传信,也不知道京中那些人有没有着急。
但即便如此,璇玑还是先去了趟京郊。
自打璇玑将大本营搬回金陵,冯继已经许久没见过她了,一是因着不再需要他往返传信,二是近年来他年级也有些大了,璇玑便派他留守京郊,免于颠簸。
不过只是不再需要他传信而已,冯继细算下来,留守京郊要做的事情竟比从前还多些。
“城中的如鸢绣坊已经建完,照着姑娘从前吩咐的,购置了左右两个院子打通,其中绣坊背身的院子找过来,也愿意售卖,我看着价钱合适,就自己做主收下了,如今叁个院子打通了,绣坊的规格要比从前姑娘吩咐的大一些。”
“做的很好。”
说起这个,璇玑思虑片刻,开口道:“以后我吩咐下去的事情,你们做起来的时候,我只看大面不偏,其中细节你们自己决定,若有犹疑的,也别尽数来问我,可与月湖几个掌事的互相多商量,实在要紧或是不好解决的再来回我。你也是,我吩咐给你的事也不是要你亲自去做,如今手底下得用的不少,你也安排孩子们去历练历练,只要不闹出大事,我们总能担待的。”
“是,姑娘,我记着了。”
“好,你继续说吧。”
“因着绣坊的规格比原定大了,所以招人也比计划中多了叁成。一月间,我已从兰台县、赤霞镇、赤桑镇及周边十一村县招收适龄女子,到目前为止,绣坊中的族人有129人,本地的村镇女子有63人……”
听了冯继的汇报,璇玑点点头,交代道:“京中各官宦人家的族人,挨个去问问意愿,不想留下的就可以收纳进绣坊,不论是做学徒、厨娘或是管事的,总是会有合适的活计。”
冯继听着却有些疑虑,问道:“姑娘,赤焰之案虽然过了半年,可朝中依旧风声鹤唳,留着各府的人手为殿下所用不好吗?”
“姐妹们多留一天也是多受一天伺候人的苦”,见冯继依旧不解,璇玑止了话头,转而道,“无事,姐妹们流落官宦人家府邸做奴婢的,身契都是大问题,真想一下子全撤出来也做不到。我们也不急于求成,一个接一个的慢慢撤出即可,对大局影响不大。”
果然,如此一说,冯继就没什么顾虑了,只点头称是,与璇玑又低声交谈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
今日是一月一次的大朝会,别管有没有实权的,皇亲国戚大小官员占满了一屋子,听着陛下与朝臣们略聊了几件无关紧要的事就退了朝。
景桓近来一直恹恹的,除了沉追,也不太爱和旁人打招呼,因此也只是闷头向前走,直到被人叫住。
“景桓。”
他回头,发现叫住他的是步履缓慢的纪王爷,连忙向他拱手道:“纪王叔。”
这是陛下最小的弟弟,五王之乱时因着年岁还小,幸免于难,作为陛下唯一的手足,可谓是非常受宠了,也是他们这些皇子们正儿八经的亲叔叔。不过纪王叔虽然随和,但一向与他们这些皇子不怎么来往的,因此见王叔此刻放慢了脚步,二人很快落于他人之后慢步走着,显然是有什么话说。
“你府里的……可是要生了?”
听懂他话中意的景桓一瞬间就白了脸,连忙装傻道:“王叔可是弄错了,侄儿府中还未有女眷,何来才问?”
纪王摆摆手,压低了声音道:“行了,当初发现你要把她塞进自己府中,我也顺带遮掩过,如今此问,是问你,这孩子生下来,你待如何安置?你年纪还小,府中没有女眷,平白冒出个孩子来也容易引人注目,不行的话塞进我府中也可以。”
景桓在心里飞速算计着此话的可信度,再叁看了纪王的神情不似作伪,想到这个王叔速来是心软的,为了保住祁王兄一点血脉而出手也不是不可能,但还是道:“多谢王叔了,您放心,侄儿已经安排好一切。”
“有什么可谢的,谁与谁不是骨肉呢”,纪王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说什么,只是快步离去。
心事重重地回了府,景桓刚想问一问那位掌事的身子如何,就见婼婼一脸喜色,几乎是下意识的,他脱口而出道:“她回来了?”
“是呀,回来了,还为殿下带了礼物呢!”
他大步迈进院子,快步走进屋里,一路上还想着,估摸是她途径何处随手买来的小玩意吧,真当他是从前的孩子吗?闹别扭了给点新鲜的小玩意就能哄好。
可……礼物是在榻上还是桌上?她会顺带着写信吗?信中会说什么,是讲述自己半年来的见闻,还是会说……她也想他了?
哐——
门被推开,他叁步并作两步走进房中。
“下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