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虚一连变换五种剑诀,最终还是换回了李家最正统的“北斗三十六剑诀”——“南斗二十八剑诀”向来是李家离经叛道之人所爱,不为李家正统。
只是小殷浑然不惧,先前齐玄素以巫阳的“招魂术”震碎了北落师门的化身,碎片都被小殷吸收,让小殷受益良多。
这种增益并非某种神通,关键在于彻底改变了小殷的体质,或者说让小殷拥有了一些域外天魔的特质。
用最直白的话来说,除了早就表现出来的大嘴吃天下之外,小殷力气更大了,更难被打死了,体力恢复更快了,还多了天魔视角,类似于阳神境的太上视角,可以从更高维度来观察一切。
小殷一开始并不能熟练运用这些特质,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几天几夜的激战下来,小殷终于发现,原来我还有这等本事?所以说,人不被逼一下,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在天魔视角的加持下,小殷已经不再害怕李若虚的剑法,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先前在小殷的视角,自然是看不破李若虚的剑法,只觉得哪哪都是剑光剑气,只能被动挨打。可有了天魔视角之后,小殷以一种更为超然的姿态去看,那就不一样了,一切变化都如掌中观纹,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眼睛看明白了手跟不上,无可奈何被李若虚刺中了,也无大碍,李老头并无同归于尽之决心,保命更在伤敌之前,打得十分保守。小殷干脆只攻不守,手中已经恢复本来大小的“齐天”朝着李若虚当头打去。
面对小殷的这一砸,李若虚果然不能无动于衷,只得撤剑格挡。
当初秦权骁对上小殷,吃尽了苦头,此时李若虚也逐渐落入到这种困境之中,只因小殷太不讲道理,与生俱来的天赋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两者相击的一瞬间,李若虚只觉得传来一股磅礴巨力,险些握不住手中长剑,虽然他在最后关头醒悟过来,猛然发力,但还是五指流血,甚至整条手臂都变得麻木,剑身更是震颤不休,许久不能停下。
李若虚已经有些绝望,连续几天的激战,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可这个小东西怎么越打越强?这是什么道理?
最开始的时候,他占据上风,掌握战场主动权,小殷就好像困兽犹斗,猛打猛冲也只在他的掌握之中,只待困兽耗尽了力气,便要分出胜负。
可现在的结果是猎人已经快要累死了,困兽还生龙活虎,攻守异形了。
小殷得势不饶人,又是一棍横扫过去。李若虚刚刚吃过大亏,不敢轻忽大意,急忙向后跃去。可还是被“齐天”携起的浑沦气息刮到了胸前,他只觉得胸口一闷,在浑沦气息的渗透下,竟是连真气运转都变得凝滞起来。
面对小殷的连绵攻势,李若虚只能一退再退。
此情此景,当真是拳怕少壮了。
小殷的棍法自然不值一提,有点章法,但是不多,无奈一力降十会,已经将李若虚压入下风,就在此时,小殷蓦地脚下一紧,两条大尾巴从脚下地面伸出,死死缠住她的双腿,转眼间就已将她牢牢束缚。
小殷半点不怕,低头一瞧,原来是两条雪白的狐狸尾巴,想来是有青丘山狐狸暗中出手,可小殷刚刚发现自己气力大增,以小殷的心性,突然得到一把锤头,肯定是看什么都像钉子,现在空有一身力气,正无处使呢,这不是主动送上门来吗?所以小殷想也不想,鼓起力气强行抬脚,就好似将双脚拔出泥泞。
两条堪比武夫体魄的尾巴被小殷生生扯断,鲜血淋漓。
同时隐约听到了一声痛哼。
便在这时,一剑朝着小殷当头斩下,这一剑的时机拿捏不可谓不准,算准了小殷要被狐妖的偷袭吸引注意力,这也是少年人心性,总是难以认真,三心二意。
只是小殷早就通过天魔视角把李若虚的举动看了个一清二楚,她看似低头去处理两条尾巴,实则已经悄悄摸出了学名“长生石”俗名大板砖的物事,待到李若虚出手,便直接一砖头打去。
这一下不仅让李若虚用尽心思的一剑无功而返,而且还把李若虚的长剑磕出一个缺口。
李若虚有苦自知,他的右手表面看起来无甚大碍,实则经脉尽数毁去,虽然比不得断头剖心这等伤势,但使剑已有凝滞之感。
小殷一手棒子,一手板砖,大声道:“我乃补天大将军齐小殷是也,尔等还不快快投降!”
李若虚已生怯战之心,眼见着小殷气焰滔天,实在不敢再去硬碰硬,可身后就是太平宫,也不能弃之不顾,一时间却是进退不得。
小殷哈哈大笑,又朝着李若虚丢出手中的“长生石”。
李若虚叫苦不迭,只得勉力抵挡,只觉得双手都要没了知觉,他虽然不是人仙传承,但也是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