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粮店的猫腻儿(1 / 1)
谢十三等人走后,许元元就带着于大郎和阿馒换了衣服,好好收拾了一番,再次进城去。
之前她们穿的破破烂烂,显得穷的很,现在摇身一变换了锦缎绸布,自然没人认出来了。
许元元带着他们在关阳郡府城找了个客栈,包了这客栈的一个小院子住下。
这边地方大,人少,所以客栈开的也很大。
很多客栈都有分出来的小院子,让客人带着的仆从小厮都能住下,院子里还自带厨房马厩等,住起来宽敞还方便。
许元元就包了这么个小院子,扮成个收皮子药材的客商,在城里转起来。
她带着人下乡去收皮子和药材,实际是去打探消息。
这边粮价高的离谱,新粮还没下来,梁鸿管着这里的时候,跟郡守一块贪墨了大部分的赈济粮,百姓们青黄不接,早就要靠借贷和吃树根树皮过日子了。
因为粮食贵也很难买,百姓们不得不把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换银子,卖的多价格就被压的很低。
许元元只花了很少的钱,就收到了很多皮子和药材,看着这些东西,一点占到便宜的感觉都没有。
以前这里的百姓一家人五两银子能吃一年,现在五两银子能吃两个月就不错了。
许元元在山里收了货物,把货物卖了一部分,剩下的都留着,打算加工之后再出售。
这里有很多擅长处理皮子的匠人,现在工匠收费也低了些,许元元很快就找到人把这些皮子先简单处理。
然后,把这些处理好的皮子送回家里,让阿花赵秀娘她们把这些皮子设计些好样子,做成成品再出售。
她还去粮店里买了一些粮食来,在小院子自己琢磨了一些吃的。
粮食太贵,成本太高,酒楼和卖小吃的摊子基本都绝迹了。
她也没打算在这里做小吃生意,去买粮食也是为了打探消息。
她买的数量少,却也不显得突兀,因为现在的人都是一次买很少的量,买的多了粮店还不卖。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粮店门口排队,有时候能买到粮,有时候却买不到,因为粮店限量出售。
他们说粮食不够,有时候有货有时候没货,又怕有人囤积卖高价让大家都买不到,所以才会限量出售。
许元元让于大郎天天拎着袋子去排队,也是隔三差五的才能买到一点粮食回来。
这么点东西,许元元和于大郎都不够吃,更别说还得加上一个阿馒了。
他们只能在客栈里吃那又贵又难吃的饭,吃的痛苦死了。
许元元吃着饭感叹:“咱们阿馒受苦了,都瘦了。”
阿馒摇头:“掌柜的,我明天上山去打猎,给你弄好吃的回来。”
许元元笑道:“阿馒好孩子,咱们明天是得出去一趟。”
粮店说没粮食,她信。
价格提的这么高,他们也怕被抢,所以粮食肯定都存在了仓库里。
仓库必然不会距离太远,但也不能太近。
粮仓最怕的也是火,被水淹了晒晒还能卖,但要是被火烧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粮仓肯定在靠水的隐蔽的地方。
许元元只有三个人,对这里也不算很熟悉,想找到粮仓也很困难,必须得联系秦钺让他的人去找。
可她来了这么多天了,秦钺一次也没出现。
说好的保护她呢,人呢?
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她决定先自己探一探,然后等秦钺来了,再让他去找。
只是有件事,她一直不是很明白。
这北疆的粮商是从哪儿弄来的粮食?
北疆去年的收成都被抢了,没被抢走的也留着自己吃,没有出售的。
他们只能从外面买粮食。
但是,许元元因为粮食的事,也跟外面的大粮商打过交道,知道那些粮食大概的走向,根本没有粮食进入北疆。
就算是有,也是少数。
可这些粮商手里的粮食绝对不止这些,而且她也看过了,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的粮食,并不是陈年旧粮。
也就是去年他们就弄到了粮食,可他们是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粮食的?
许元元百思不得其解,很想弄明白这件事,却又始终不得其法。
要是能知道他们进粮食的渠道并切断,或许也能破局。
许元元带着阿馒他们又去了下面的县城,观察这里的店一天会出多少斤粮食。
她带着阿馒在店对面看着,于大郎在下面排队。
早上,粮店里来了粮食,百姓们立刻高兴起来,都觉得今天也许能买到粮食。
许元元也数着卖出去的数量,发现了不对劲。
粮食根本没卖完,但是粮店却说粮食卖完了,还真把空了的店面给百姓们看。
剩下的粮食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