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节(1 / 2)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江玉珣:应长川还怪有礼貌的。

去往折柔的官道上满是被狂风吹来的砂砾。

装满丝帛、草药的马车行进速度本就缓慢,如今更是如蜗牛一般在地上挪动。

草原初夏才绿,如今窗外灰突突一片没有半点“风景”可言。

但江玉珣却始终盯着窗外,认真观察着周遭景物。

临近正午时,一行人终于到了折柔的地界。

和江玉珣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汤一蒙,从上车起便一觉睡到了这个时候。

醒来见江玉珣还在盯着窗外看,他忍不住好奇道:“江大人,您这一路上都在看什么呢?”

说完便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江玉珣回头朝他笑了一下说:“我想看看这一路上环境究竟如何。”

汤一蒙敛神向窗外看去,同时回忆道:“路上的风景我还真没太注意过,只记得王庭四周尽是草滩地、草甸,非常方便养马、放牧。”

折柔王庭与大周边城之间隔着一片狭长的沙地。

过了这片沙地便是一望无际的伊延草原,折柔王庭就坐落于此。

风沙过后天空碧蓝如洗,从江玉珣等人所处的位置一眼就可以望到矗立在远天尽头的王庭,与它背后那座矮山。

江玉珣点头补充道:“王庭正北方还有一片山林,折柔人制作弓箭和搭建帐篷用的木材,大部分都是从那里来的。”

除此之外,后世考古还从王庭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座铁矿。

这座城市的诞生十有八九与它们相关。

远离沙地以后脚下的路明显好走了许多。

说话间马车便到了王庭以外。

之前来过这里的汤一蒙当即压低声音:“夷人多尚东,与我大周坐北朝南不同,折柔王庭坐西朝东布局。牲畜和马匹则圈养在王城的最外圈。”

讲到这里,他语气不由变得严肃了起来:“据说折柔王庭城墙极其坚固,甚至可以在墙上磨刀……”

大周与折柔虽然暂处于友好状态,但是双方均在暗地里将对方视作敌国。

“敌国使臣”自然不能在王庭中闲逛,汤一蒙说的这些,都是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连仪公主告诉他的。

说话间,白色的夯土城墙便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汤一蒙不知道这墙是怎么筑的,但是现代人早在遗址发掘中找到了答案。

眼前的城墙由粘土、砂和石灰制成,中间还加了秸秆等物,是存世最早的“三合土”建筑。

江玉珣忍不住顺着窗缝多看了它一眼。

-

马车驶入城门后,江玉珣的耳边便嘈杂了起来。

折柔王庭商贸繁盛,沿街有许多人正赶着牛、羊进行交易。

除此之外,江玉珣还在街角看到了几家售卖马嚼子、缰绳还有鞍鞯的店铺。

他正想多看一眼,抬眸却见整条街上的人都朝着他们望了过来,直勾勾地冲车内打量。

折柔人的车没有顶盖,他们一眼便认出眼前这车的主人来自异邦。

江玉珣和汤一蒙对视一眼,默契地放下了马车的车帘。

伴随着“嘎吱”轻响,汤一蒙压低了声音说:“看到了吧,江大人。这座城内一半是与我大周相似的台榭土木建筑,还有一半是帐幕。”

江玉珣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道:“这么看来折柔王庭中人,似乎很容易受大周风气影响。”

“对,折柔虽然闭关自守,但是除了游牧、掠夺外,有的时候也会在私底下与我们进行贸易往来,城中不少人便以此谋生,”说着汤一蒙又把车帘撩开一道窄窄缝隙,他一边指给江玉珣看一边说,“这些房子便是那群人学着我们建的。”

“这样啊……”江玉珣缓缓坐直了身,双眸不由一亮。

这就好办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烈酒”便要在不久以后随移民传至周柔边境。

江玉珣之前还有些担心酒究竟能不能迅速风靡折柔。

如今来似乎完全不成问题。

这座城池面积并不大,没多久马车便行到了长街尽头。

街市上的叫卖声渐渐变弱,忽有一阵号角声自远处响起,透过车帘传到了江玉珣的耳边。

汤一蒙轻声提醒:“到了。”

他话音刚落,马车就缓缓停了下来。

疾风吹着车帘轻摇,气氛骤然间变得无比紧张。

负责守城的折柔人在这时上前盘问。

过了一会,随行的士兵被留在王庭外围,马车再度向前。

伴随着号角的呜咽,来自大周的使臣,终于入一点点踏入了折柔的心脏之中。

-

折柔王庭内一棵树都没有种。

没了黄沙的遮挡,阳光肆无忌惮地照向大地。

折柔人并不在意这场“例行外交活动”,对懒得应付人的江玉珣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