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1 / 3)

加入书签

距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莱姆实验室里的紧张气氛有增无减。尽管搜集了不少物证,案情却依旧一筹莫展。

“那条线缆,”莱姆有些不耐地问,“来自何处?”

库柏又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他戴上乳胶手套,在接触物证之前又用宠物毛发清洁胶带裹了裹,再撕下用过的胶带丢掉。自从莱姆为新泽西州警察局调查过某起案件后,便一直要求自己的团队在查案前必须依此操作,因为他发现当时检测出来的部分纤维其实并非来自尚在拘留中的嫌疑人,而是某位警探的衣服口袋。那位警探在看过一档高人气的悬疑电视剧后,便有样学样地在自己大衣口袋里也装了一副备用橡胶手套。外来物质污染物证的概率虽然很小,但法医专家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寻找和分析证据,还必须确保证据的原始性,这样才能在法庭上有力地驳斥嫌疑人那帮虎视眈眈的辩护律师团,并最终将其定罪。

在经历了令人汗颜的新泽西纤维事件后,如果检验手套不是直接从无污染密封袋或者盒子里取出的,他便要求调查人员必须在戴上后再次清洁。

库柏用外科手术剪刀剪开包裹着电缆的塑料层,让里面的金属线裸露在空气中。这条电缆总长约五英尺,大部分表面都覆盖着厚厚的黑色绝缘层。里面的金属线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许多条银色金属线缠绕而成的。其中一头连接着一块被烧变了形的厚黄铜板,而另一头则连着两块中间有孔的大铜制螺栓。

“阿冈昆的人说,这两块叫作开口螺栓。”萨克斯说,“是用来拼接线路的,用它可以将电缆连接到主线上。”

接着她又说明了嫌疑人是如何将铜板——电力公司工人叫作“导电条”的东西——悬挂在窗外的。铜制螺栓与电缆是用两个四分之一英寸的螺母紧紧连接的。弧闪发生的时候,电流通过铜板冲进了距离最近的地面导体,也就是那块公交车站牌。

莱姆瞄了一眼萨克斯的拇指,上面破了皮,黑乎乎的,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她在焦虑的时候有咬手指和挠头的坏习惯。此刻萨克斯内心的焦虑正如阿冈昆变电站内的电压一样节节攀升,她又将拇指放到了唇边,但像是要努力抑制这种冲动似的,又将手指放了回去,随即戴上了检验手套。

朗·塞利托在打电话,询问正在五十七号大街上排查目击证人的警察的工作进展情况。莱姆飞快地向他投去询问的一瞥,可他比平时更为纠结严肃的表情已说明了这一努力目前暂无成果。于是莱姆回过头继续研究电缆。

“梅尔,用摄像头扫一遍。”莱姆指示道,“慢一点。”

技术专家库柏将手持摄像机挪到电缆上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拍了一遍,再把它反过来,从尾到头也拍了一遍。整个过程都在莱姆面前的大型高清屏幕上同步播放。他紧紧盯着屏幕。

过了一会儿,莱姆喃喃道:“本宁顿电气制造,南芝加哥,伊利诺伊州。型号为a-nv-60。零规格,可承受电压为六万伏。”

普拉斯基难以置信地笑了一声:“你是怎么知道的,林肯?你还学过电缆知识?”

“都印在上边呢,小子。”

“哦,是我没注意。”

“你是没注意。咱们的嫌疑人专门剪了这个长度的线缆,梅尔。你怎么看?不是机器剪切的。”

“同意。”库柏拿着一支放大镜,凑近了检查金属线缆和变电站电缆连接的那头。接着,他将摄像机对准线缆被切割的部分,问:“阿米莉亚?”

家用机械师萨克斯认真看了看,回答:“手锯。”

开口螺栓的确是电力产业特有的零件,但来源却可能有几十种。

把这条线缆和导电条连起来的螺栓也是同样的标准材质,来源难辨。

“先把信息表做出来。”莱姆吩咐。

普拉斯基立刻从实验室的角落推来几张白板,萨克斯在其中一张顶上写下:犯罪现场:h-10号阿冈昆变电站,五十七号大街西;又在另一张上写下:不明嫌疑人侧写。然后将目前为止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分别列出。

“这条电缆是在变电站就地取材的吗?”莱姆问。

“不,变电站里没有多余的电缆储备。”普拉斯基回答道。

“那就去查他是从哪儿搞来的,立刻联系本宁顿电器制造。”

“好的。”

“现在,”莱姆继续道,“嫌疑人使用的金属工具和硬件材料已经有了,这就表示会留下工具痕迹。手锯。咱们近距离观察一下这条电缆。”

库柏打开一台大物体显微镜,将连接线插进电脑接口,再调到低倍率,仔细研究着线缆的切口:“切割面很新,工具十分锋利。”

莱姆羡慕地看了看库柏麻利的双手,它们正准确地控制着显微镜头和转轴,然后转目继续看着大屏幕:“是很新,但能看出缺了一齿。”

“在靠近手柄的地方。”

“对。”通常,在人们正式开始切割之前,都会让工具停留在需要切割的部位三到四次。这么一来就会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