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7节(1 / 3)

加入书签

葡萄牙商人给当时在马尼拉的葡萄牙远东当局写信,说这里是一座天然的要塞,“没有一个倭国大名可以用武力征服它。”

而随着东南崛起,苏泽强势收回了澳门之后,葡萄牙害怕失去这个最后的远东贸易支点,于是加强了对长崎的经营。

在去年的时候,长崎的大名大村纯忠皈依了基督教,并取了教名为巴托洛梅奥。

葡萄牙人不计成本的运来了火炮和武器,甚至从东南购买水泥,在长崎港口附近建造要塞,终于将长崎的港口建设完毕。

而随着东北亚贸易的繁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同时也是港口条件非常好的长崎,就迅速兴盛了起来。

从东南来的丝绸、瓷器、工业品堆满了长崎港,大量的商人齐聚在长崎,将倭国的白银换成了商品送回自己的大名国。

其中最赚钱的,就是葡萄牙的铁炮和东南的淘汰武器了。

随着倭国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升级,如今各大名的战争已经不再是“村战”规模了。

激烈的战争就诞生了对先进武器和战争学说的追逐,如今倭国大名之间使用火炮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朝鲜内部战争的使用规模。

而随着朝鲜的战事逐渐平稳,李舜臣又让人将一部分落后淘汰的火器,通过东海贸易公司再次运到了倭国,靠着这笔收入又赚到了第一桶启动资金。

长崎大名大村纯忠皈依后,又宣布要让长崎所有的居民都改信。

他下令不愿意皈依基督教的人会被驱逐出长崎,并且让麾下的武士,将佛寺、神社全部都改造成教堂,或者干脆夷为平地。

在大村纯忠的强行推动下,长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有超过两万人受洗。

耶稣会在长崎取得的“重大”进展,被整个远东当局都被认为是巨大的成功。

在澳门的巨大挫败后,葡萄牙人对于失去远东贸易特别惶恐。

特别是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被驱逐之后,葡萄牙人更是加固了马六甲的防御。

远东航线的巨大利润让葡萄牙人怎么也舍不得放弃,但是东方大国崛起,又让葡萄牙人惶恐,他们的不安全感和南洋的其他国家一样,对东方大国的态度非常复杂。

长崎,代表了耶稣会在东方传教的最大进展,同时也是东亚贸易的重要节点。

但是同时也有人看中了长崎。

木下藤吉郎在从朝鲜返回倭国的时候,也对倭国周围的港口进行了考察。

最后他给织田信长的结论,就是如今决定倭国武器先进的关键,就在于拥有能够和中原通商的港口。

很显然,长崎就是这样一个优良的港口。

长崎的富庶已经在九州大名中传开了,而大村纯忠对于异教的信仰,也让他成了倭国大名的异类。

而实际上大村纯忠在倭国的大名中,也算是势力比较弱的那种。

织田信长很认同木下藤吉郎的判断,抽调家族精锐,以护佛的名义,组建了一支九州讨伐军,命令木下藤吉郎带队,向长崎进军。

备战睢阳

陈以勤看着使者送来的大将军府的政令,直接将政令摔到了地上。

陈以勤的儿子陈于陛连忙将政令拿起来,对着父亲说道:“父亲,这可是朝廷的政令,您不应该这样对待的。”

陈以勤看着这个儿子,再次叹了一口气。

如果说陈以勤这辈子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这个儿子绝对是第一位的。

陈于陛继承了陈以勤的做题家天赋,甚至青出于蓝,十七岁就考过了乡试,在隆庆皇帝登基后举行的第一次科举中考上了进士,还是一甲进士被授予了庶吉士。

高拱张居正都夸赞过自家的儿子,认为他是未来的宰辅之才。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陈于陛就做了万历的辅臣,还别授予编修国史的重任。

后来京师动荡,陈以勤出镇河南之后,就将这个儿子从京师要了过来。

如今陈于陛辅佐陈以勤处理河南的政务,河南的新务能够推广的这么顺利,陈于陛也有很大的功劳。

陈以勤余怒未消的说道:“这李成梁欺人太甚!那东南贼已经陈兵在汴水边上了,朝廷在发兵和发粮之间选择了发文,只是让为父自筹军粮,真是岂有此理!”

陈于陛看着大将军府的政令,也忍不住叹息起来。

其实陈以勤本人一开始也不同意向明廷求援的,他也害怕李成梁派来的军队侵夺他的地盘,和老对头郭朴更是不愿意低头。

还是儿子陈于陛死死劝说,陈明利害,陈以勤才同意向李成梁表示恭顺,写信求援。

和郭朴那边也是陈于陛往来联络,最后陈于陛和郭朴的女儿定亲,算是建立了同盟。

陈以勤低下头求援,也让出了一部分的利益,结果却是明廷只是发了一道文来意思一下,根本没有发动一兵一卒,甚至连一点支援物资都没送过来。

陈于陛说道:“儿子听说京师的情况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