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0节(1 / 3)

加入书签

而定品最高的就是汤显祖这位状元公,他累计的功劳直接定位正六品,很多早起就跟随东南的官员,都没有汤显祖升的快。

但是任由什么人都说不出什么异议来,定品是按照这观政一年来的功劳来算的。

在南京学习观政了一年,只是在衙门喝茶的观政进士,和修了一条铁路,筹办了蒸汽火车线路的汤显祖来比,又拿什么去比。

别说是汤显祖了,光是迟弘漠在安南的功劳,也远超过同年们了。

在妻子的压力下,迟弘漠只能找上了并不熟悉的汤显祖,转述了向他介绍的意图。

汤显祖愣了一下说道:“多谢迟兄和嫂嫂了,不过汤某在老家早有婚配,只是今日公务繁忙,没来及回去完婚。”

迟弘漠有些尴尬,只好拉着汤显祖继续尬聊起来。

“汤兄,安南能建铁路吗?”

迟弘漠最熟悉安南的情况,他忍不住谈起了安南的局势。

汤显祖说道:“能不能建造铁路,要看安南的路况和土地沉降情况,理论上只要是平原地区,都是能够建造铁路的。”

迟弘漠说道:“若是能建造铁路,那我们对安南的控制就能更上一层楼了,只要修建一条贯穿在升龙府的铁路,那只需要一小支军队就能控制安南的局势了。”

汤显祖想了想说道:“若是迟兄真的愿意运作,那倒是也可以试试。”

迟弘漠说道:“安南那些甘蔗种植园主自然是愿意的,如果能有铁路运送蔗糖,成本也能下降很多。”

汤显祖想了想说道:“如果要在安南建造铁路,还需要工部甚至是内阁的批文吧?迟兄也知道的,铁路是限制出口的管制品。”

迟弘漠点头说道:“这个自然,主要是蒸汽机头嘛,我听说如今东南的蒸汽机,可是供不应求啊。”

汤显祖有些郁闷的说道:“官办工坊的蒸汽机产量严重不足,不过最近杭州的一家私人工坊也开始预定蒸汽机了。”

“听说是于公子投资的那家。”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

于公子最近很愁。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投资任福的蒸汽机工坊,竟然赚钱了!

而且比起火柴这种薄利多销的产品,蒸汽机实在是太赚了!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采矿业的发展,让煤炭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很多工坊主发现,与其使用不稳定的水力,使用煤炭的蒸汽机产生的动力更稳定。

浙江南部的官方矿山中,已经开始逐渐使用蒸汽机来取代畜力了。

蒸汽火车头的出现,更是让蒸汽机在报纸上霸榜了好几天,搞得于二公子心神不宁的。

他赫然发现,自己好像投资过这么一个东西?

于二公子立刻找来了负责蒸汽机工坊的任福。

当时任福正在林安的火柴厂检查设备,随着蒸汽机的轰鸣声响起,大量木杆被挤压旋转,自动送进了涂料桶。

火柴杆上沾染了火柴头,紧接着输送带开始传送,将这些火柴平铺开,然后运送到后方的组装车间。

火柴自动分车一盒子一盒子的,落入到已经折好的火柴盒中,林安看到这么一个生产车间,依然感觉到了无比的震撼。

从火柴火药的调配,到火柴杆的切削制作,一直到涂料分装,所有的过程都是通过机器完成的。

目前需要人工的是折叠火柴盒以及将火柴盒子打包运输出去,整个火柴厂要比之前的火柴厂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倍!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车间比得上以往十个车间,林安的火柴已经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火柴需求了。

而火柴厂的蒸汽机车间,让很多工坊主业蠢蠢欲动。

他们从没有想过,机器代替人力,竟然是这样的方便快捷。

这不仅仅是人力成本的问题。

随着工坊的规模扩大,管理雇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这个世界并不是刻板印象那样运行的,就如同农民并不一定等于淳朴,雇工也不一定代表勤劳。

随着雇工人数的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也大幅度提高。

一个十几个人的工坊,雇主和雇工们还可以用情谊来维持,用嘘寒问暖来让工人认真工作,通过人情来维持工坊的生产。

但是当这个规模扩大到了几十人,乃至于上百人的时候,一个工坊主已经无法管理这么多雇工了。

要知道普通人就连自己的家庭都没办法管理好,难道一出门就能管理好上百人了吗?

这么多人的生产生活都聚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不计其数。

很多雇主发现,随着雇佣人数的上升,还需要雇佣一定数量的管理者,用人的成本更是急剧上升。

而如同火药工坊,火柴厂,炼铁厂这些需要人多,但是操作规程复杂,又有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场合,对于雇工的素质也有极大的要求,雇佣人力的成本高,同时还需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管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