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1节(1 / 3)

加入书签

苏莱曼大帝喊着,大维齐尔索库鲁帕夏的脑袋低得更厉害了。

这位强势的皇帝,到了老年更加的恩威难测。

你有可能因为一场战事失利而被他砍头,也可能因为一次战争获胜而被他骤然提拔。

大维齐尔更是一个烫手的职位,在索库鲁帕夏担任大维齐尔之前,这个位置上的大臣平均任期不足两年。

索库鲁帕夏的前任就是被苏莱曼大帝下令处死的,而索库鲁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待了两年。

“东方带来的兵书你看了吗?”

苏莱曼大帝在发了一通火后,向自己的大维齐尔问道。

索库鲁低着头说道:“臣已经看了商人们带来的消息,这个名为东南的国度竟然能击败古老的明帝国,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奥斯曼商人已经开始前往广州做生意了,他们自然也会带来东方的最新消息。

不过海上路途遥远,苏莱曼大帝接到的状况已经是半年以前的了。

就算是这样,苏莱曼大帝同样惊讶于东南的扩张迅速。

作为一个帝国皇帝,苏莱曼大帝非常痛恨所谓“主权在民”的说法。

没有他苏莱曼的功绩,就靠这些普通人,能够将帝国带入如此辉煌的时刻吗?

这些普通人都是庸碌之辈,苏莱曼瞥了一眼自己的大维齐尔。

眼前这个家伙也是同样的愚蠢,但苏莱曼大帝用的就是他的忠诚,智慧只需要自己拥有就可以了。

虽然对东南的思想嗤之以鼻,但是苏莱曼大帝还是很看重商人们带回来的东方战争的战报。

特别是东方那迅速发展的火器和与之相对的火器训练操典和军事技术。

奥斯曼人有着悠久的铸炮和使用火器的传统。

一百年间,奥斯曼人就是用匈牙利工匠乌尔班铸造的巨炮,也就是乌尔班巨炮攻陷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巨炮轰开了这座千年巨城的城墙,拜占庭帝国灭亡。

奥斯曼人将首都迁到了这里,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在乌尔班巨炮下陷落,这大大震惊了欧陆诸国,也让火器在欧陆诸国中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在这一百年之间,欧陆诸国的火器技术发展很快,奥斯曼帝国的铸炮技术却有些停滞不前。

苏莱曼大帝征战了一生,自然对军事技术发展非常敏锐。

虽然已经七十二岁了,他对于东方战场的最新军事技术发展,依然充满了兴趣,他命令商人搜集遥远东方最新的军事情报,让商人将这些情报带回到奥斯曼帝国。

这位恩威难测皇帝的命令不容置疑,索库鲁退下开始筹备这次出征。

对于这位大帝对东南军事技术的关注,大维齐尔索库鲁帕夏心中却是有些难办的。

索库鲁帕夏并不是庸碌之辈,相反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将军。

现在的问题也不是大帝的禁卫军不够精锐,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正式的名称为“耶尼切里”,直译就是“新军”。

这支军队其实并不是负责大帝安全的亲卫,而是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常备军。

这支军队的兵员,都是来自于巴尔干地区。

耶尼切里是从被征服的巴尔干斯拉夫人家庭中,选出一些最强健的男童,使其改信伊斯兰教与学土耳其语。

接受军事训练,组成一支称为新军的部队,是帝国第一支常备军,成员定期接受评选和审查。

他们是土耳其帝国最有战斗力的军人,首选主要是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波斯尼亚人。

除了兵员是来自于巴尔干地区之外,这支禁卫军还被要求信奉拜克塔什教团,这是回教一个少数派别。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军队和奥斯曼帝国的教士阶层,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文官阶层勾结,保持这支军队完全掌控在皇帝手里。

后世的耶尼切里虽然也堕落了,被称之为西方八旗兵,但是在这个时代,耶尼切里还是当今世界上非常精锐的部队。

索库鲁帕夏担忧的是苏莱曼大帝实在是太着急了。

这位大帝统治这个强大的国家实在是太久了,他执掌权力的时间太长了,那些让他不如意的人,要么被他送去见真主了,要么已经被真主召走了。

他想要做的事情,最后都会得到满足,这也让苏莱曼大帝越来越没有耐心。

就像是这次出征匈牙利,马克西米利安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挑衅,苏莱曼大帝就怒不可遏,不仅要带出全国的精锐,还要亲征。

而所有的大臣都不敢劝说这位皇帝陛下。

对于东南的新军事技术也是一样。

奥斯曼人的火器并不落后,而且也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火器战法,当时的欧洲武官都惊叹于耶尼切里的精锐。

通过一些商人们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训练法和军阵,就要改变耶尼切里已经操练了很久的战法,索库鲁帕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