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4节(1 / 3)

加入书签

高务观说道:“其实历朝历代对于边疆的经营,主要都是看是否有利可图,这就是封建王朝的自身的问题,在君权下,所有人考虑的都是统治成本,而不是民族和疆域问题。”

“大都督说过东汉西北羌乱的问题,当一个地方的反叛威胁超过了治理成本,甚至这种反叛可能会威胁皇权的时候,统治者都倾向于放弃这些动乱地区。”

“明廷初期占领安南,后来又退出了安南,也是这样的因素。”

“大都督说,其实明廷放弃经营西域,也是因为西域这条路上丝路衰败了。”

俞大猷是将领,他从没有在军事以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今天高务观的这段话,给了他不同的视角。

“西域贸易路线,曾经是汉唐主要的对外贸易路线,那个时候西域的驼铃带来的是财富,所以汉唐在不惜余力的经营西域。”

“但是随着西域荒漠化,一些曾经记录在历史书中的绿洲都消失了,西域这条旧线又在西域失去秩序后日益的难走,所以西域商路逐渐变得不那么‘值得’了,经营西域也失去了支撑。”

“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茶马古道的崛起,也让明廷将经营重心放在了西南地区。”

“茶马古道,彻底抢夺了西域商路的地位。”

陆二点点头。

茶马古道,从云南进入缅甸,再和印度诸王公交易,再通过喜马拉雅的商队和中亚交易,这条新的路上丝绸之路,也同样可以满足大明的需求。

茶马古道可以交换得到马,也可以得到各种西域特产,而经营云南的代价可要面对北方草原这个卷王圣地强多了。

也因为明廷对于西南的经营力度很大,所以西南疆域一直还算是稳固。

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为了稳定贵州,万历还发动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战,为了平定西南投入了半个国家的兵力。

说白了明廷放弃经营西域,还是因为西域已经无利可图。

而在海上丝路崛起之后,路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更是进一步下降。

高务观说道:“但这只是在贸易上的,大都督说了,如今是千古未有之大变革时代,西域和北方草原不仅仅能贸易,同样也是重要的资源产出地!”

高务观想起了,苏泽很早的时候,对所有东南的军官进行过的一次讲话。

苏泽当时就说道:

“今日是大争之世,而且是不同以往的时代,我们今日所作所为,会决定中华未来几百年的国运。”

一开始的时候,高务观并不以为然,不就是改朝换代吗?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了,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但是这一次过年之前,高务观返回河南老家,在老家劝说父亲高拱前往南京养老的时候,和父亲高拱进行过了一番交流。

在总结了自己在明廷执政的得失后,高拱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高务观还记得自己和父亲高拱的交流。

“时代不同了,我也是在下台后,开始修书治学才理解了这件事,你们大都督这点比为父强太多了,也怪不得他能有这番成就。”

高务观依然有些不理解的问道:“父亲,难道这一次的战争,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不同吗?”

高拱摇头说道:“完全不同,难道你身在东南,都没看出来哪里不同吗?”

高务观摇头。

高拱说道:“时代不同了。”

“以前的世界就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其余的地方都是遥远的边疆。”

“汉代的典籍中,早就已经记录了遥远地区的文明。唐代的时候,西域的恒罗斯之战也让大唐明白了在西域以西,拥有一个和大唐差不多强盛的王朝。”

“到了元朝就更是了,整个西域都是察合台汗国的土地,元人的记录中不仅仅记录了西域以西,还记录了更西方广阔的土地,以及和我们中原完全不同的文明。”

高拱说道:“虽然古代典籍中也有这些国家,但是在航海时代以前,这些国家都是书籍中的记载。”

“但是现在不同了。”

“贸易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高拱说道:“倭国的矿山,就关系到了我们中原的白银,遥远美洲的贸易,就能影响整个中原流入的白银。”

“海上一艘商船被海盗劫掠,就会引起一国的粮食短缺。”

“一场发生在东方的战事,可能影响西方的茶叶价格。”

“这个世界,正在比以往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高务观没有想到,在河南老家治学的父亲,竟然得出了比东南大部分人更深刻的见解。

是的,在以往高务观接受的教育当中,中原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的地方都是蛮夷。

这也是所有统治中原王朝治理的思路。

除了中原地区以外,蛮夷地区都是没有太多价值的。

草原的土地没有价值,占领这些土地还要驻守军队,如果再没有贸易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