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7节(1 / 2)

加入书签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南的商人们,到底从我们这里买走了什么。”

黄秉坤几乎要跪下来,他连忙说道:“丞相饶命!”

东南商人当然不可能纯粹的从北方赚取白银,说白了,货物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

大沽和登州港口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东南单方面贩卖,也有大量北方的商人向东南出售商品。

草原上的马匹,湖广和关中的棉花,辽东的皮毛。

这些商品不断的被卖往东南,户部主办的新务工坊,就是其中一个大的出口渠道。

比如新务纺织工坊,其实卖的布都是东南那边买过来的,而高拱筹措的棉花份额,也被他们转手卖给了东南商人。

而如今向东南出口战马的贸易,几乎被清远伯李炜家族给包揽了。

黄秉坤几乎用求饶的语气向张居正说道:

“丞相,属下愿意领罪。”

张居正玩味的看着他说道:“何罪之有?”

黄秉坤稍微冷静了一些,他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说道:“给我一个名字。”

黄秉坤张开嘴,半天说出一个名字:“清远伯。”

张居正起身就走,黄秉坤连忙追上去说道:

“丞相,工坊的事情?”

张居正直接说道:“和民生有关的工坊继续办着,和打仗有关的物资决不能外流,凡是向东南出口战马、武器者,一律以通敌论处。”

张居正直接离开户部,最后说道:

“钱法必须尽快疏通,本相要推行一条鞭法,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要让世面上的银钱流通起来。”

黄秉坤面色惨白,张居正冷冷的说道:“在这之前,户部任何人都不得请辞,去办吧。”

人事任命

“陛下,您可要为臣做主啊!”

清远伯李炜父子身穿粗布长袍,跪在皇帝的寝宫前。

其实李氏并不是皇后,隆庆还是裕王的时候,第一任太子妃是也姓李,这位李氏还曾经给隆庆产下一个皇子,但后来母子二人先后病故,就娶了继室陈氏。

隆庆登基后,就将陈氏立为皇后。

陈皇后无嗣,对于宫中的事情也没什么兴趣,整日就是礼佛修行。

李氏因为产下皇子,被册封为贵妃,而清远伯李炜就是在女儿产下皇子后被封的爵位。

李氏虽然入裕王府多年,但毕竟是小门户出来的,对于朝廷局势根本没有认识,连朝廷上的大臣都认不全,更别说利用手上的权力了。

此时此刻,李妃正在殿内伺候隆庆皇帝,听到父亲的哭喊,她第一反应是看向皇帝身边的冯保。

隆庆经过太医的治疗,虽然病情控制住了,但是只有半边身子能动。

这半边身子虽然能动,但是根本无法长期执笔,只能写下只言片语。

此外他的眼睛还可以眨,一下代表同意,连续眨两下表示反对,如今冯保和李氏都通过眨眼来询问皇帝。

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皇帝就无法交流了,而且事情关系到自己的母家,李妃看向冯保,向冯保询问办法。

隆庆帝闭上眼睛,他自己政治能力也有限,身体好的时候都无法处理纷乱的朝局,如今更不用说了。

干脆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冯保虽然还在伺候着皇帝,但是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个风疾偏瘫的皇帝,到底还能不能代表皇权呢?

没有他递上纸笔,隆庆连一句话都传不到外面。

如今宫内,皇帝风疾瘫痪,皇后陈氏不理政。

而李妃拥有唯一的皇嗣朱翊钧,按照礼制一旦隆庆驾崩,就是朱翊钧继位。

作为未来皇帝的生母,李妃应该和现在的陈皇后并立为太后。

以现在朱翊钧的年纪,太后肯定要临朝听政一段时间,等到皇帝长大才会还政。

虽说现在张居正势大,但是冯保依然相信皇权还会回到皇帝手中。

那当年黄锦所说的“器和空之辩”,代表皇权的“器”就已经转移到了这位李贵妃身上。

一想到这里,冯保就说道:

“清远伯父子操劳国事,劳苦功高,若是他们有什么委屈,贵妃还是应该见上一见,解开其中误会才是。”

听到冯保支持自己,李氏立刻来了底气。

她又看了一眼病榻上闭目养神的丈夫,连忙对着冯保说道:

“召他们进来。”

见到女儿,李炜立刻说道:

“请陛下,给我们父子做主啊!”

说着陛下,但是李氏父子看向的却是站在隆庆病榻边上的女儿。

“那张居正封了我们的货仓,还将我家马场的好马和草料全部拉走了!”

李妃看了一眼冯保,见到他没有做声,也不敢太支持自己的父兄,而是问道:

“张丞相办事一向秉公,他查封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