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节(1 / 3)

加入书签

在信中苏泽让林默珺组织长宁卫的人在市面上偷偷收购宋钱,又让她去月港采购铜块。

以苏泽对嘉靖皇帝的了解,印制精美的新钱肯定能够俘获他的心,更何况陶公公已经在信中说了铸造大钱有利可图。

以这位万寿帝君的尿性,肯定会支持铸新钱。

福建商业发达,钱荒一直都是制约商业发展的重用问题。

所以福建才需要通过海洋贸易泊来的白银,只是白银这个东西所有人都知道是好东西,虽然福建每年都通过走私贸易流入大量白银,但是也有大量的白银流出福建,钱贵物贱的情况根本没有消失。

而铸造高品质的铜钱,确实能够很好的疏通钱法。

钱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就算是金银货币,也不是完全按照贵金属的价值来定价的。

如果福建百姓能够认可质量更好的新钱,其实对于商业活动是有好处的,那长宁卫偷偷私铸一些新钱,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福建的商业体系。

而苏泽更大的目标是收购铜来试验铸炮。

虽然月港能够买到一些佛郎机炮,但是在海战中佛郎机炮的威力并不大。

真正能够在海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十二磅以上的前装大炮,也就是红夷大炮。

可是葡萄牙人的铸炮技术还是落后了一些,而苏泽也找不到西班牙和荷兰人买炮。

按照阿方索船长的说法,如今十二磅前装炮在西方各国还都是先进技术,用在军舰上都不够,有技术铸造的造炮厂基本上都在欧洲本土。

以如今海上贸易的不靠谱程度,即使找到卖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手。

苏泽穿越前的时间线上,也是到了十七世纪初的万历年间,红衣大炮才开始进入大明朝的。

如今苏泽的lv4的铸造技能,其实已经有铸造红衣大炮这种前装炮的方法了。

但是如今高炉的温度不够高,炼制的钢材也不合格,如果使用翻砂法铸造的铁炮,根本承受不住炮弹发射的爆炸,很容易炸膛。

苏泽估计要铸造合格的红衣大炮,需要将冶金技能提升到lv10才行。

不过不用铁炮,可以用铜炮啊!

铜的熔点比铁低,而且铜合金的冶炼难度也比特种钢材低,可以先制造几门铜炮。

虽然扯着鹿大王的虎皮,长宁卫在福建海域风光了一阵子。

但是苏泽清楚,以长宁卫这几艘舰船的实力,根本在东亚海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抢劫和收保护费赚的这点钱,维修东澳岛那些船都不够,更别说训练海员的费用了。

东亚海域马上就要进入大争之世,大明、倭国、朝鲜、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乃至于英国都要在这里角力。

大航海时代的探索序章即将落幕,迎接世界各国的是更白热化的海上竞争年代。

苏泽看向东北方向,又看看东南方向,叹息一声,自己最大的敌人还是时间啊。

最近又读了一些书,对十六世纪东亚海上局势有了新的认识,海上的发展方向可能要做一些调整。

也不算是和前文相悖吧,算是主角不断更新认知,提出更合理的可行性方案。

这个卖个关子,后面写到再说。

人物技能卡最近在核对整理,会在免费章节放出来,感谢大家。

乡试临近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等到苏泽从苦读中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

乡试的日期已经定下,和往年一样都是八月初九。

朝廷按例给福建督学汪道昆加乡试提调官(主考官),又委任委任福建学政为副考官,学道衙八人为同考官,这些都是需要参与阅卷的官员。

对于官员来说这是一个苦差事,阅卷工作是时间紧任务重,要知道上一届福建乡试应试的生员足足有三千五百人,而八名同考官要负责在五天时间内看完这么多的卷子,然后从中选出合格的考卷交给主考官审定,一天就要看116份卷子。

这可不是选择和判断题,而是正儿八经的八股文啊。

这样繁重的阅卷工作,还有巨大的责任。

有明一代对于科场弊案的惩罚极重,一旦阅卷出现差错就有可能被迁延罪责。

汪道昆接受了朝廷的旨意,大明一代乡试主考官非常清贵,又被称为“知贡举”,在唐宋期间这是宰相才有的权利。

因为大明朝的殿试主考官是皇帝,所以会试不敢称“知贡举”,乡试主考官称之以显示尊崇。

接下来汪道昆拿着圣旨,福建按察使和按察副使担任正副监试官,负责监察本次乡试。

接下来是印卷官,福建八府的推官齐聚福州城,最后抽签出延平府推官张思敬担任印卷官,乡试要负责印刷试卷,由一府推官担任此职位。

张思敬眼神闪烁,印卷官在乡试前一天会得到试卷,比其他同考官都要提前知道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