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节(1 / 3)

加入书签

林默珺看着斗星,北斗七星也被大明的海卫用来测定方位,虽然并不清楚仰角什么的,但是斗星恒定这个说法林默珺还是理解的。

“那经度呢?”

苏泽说道:“我有两法。”

林默珺愣了一下,她曾经听说阿方索船长说过,佛郎机王室曾经发出和人等高的黄金来悬赏在海洋中经度的方法,这苏泽竟然一下子就说出两种方法?

苏泽说道:“一曰天钟法,一曰时钟法。”

“其实说是两个办法,归跟到底其实是一个方法,要确定位置,首先就要确定时间,百户你知道时差吗?”

林默珺摇了摇头。

苏泽说道:“天圆地方,日月星辰的升起,其实源自于地球的旋转。”

苏泽给林默珺普及起天文学知识,解释完了时差之后,苏泽说道:

“其实经度问题,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比如我以长宁卫的时间为标准时间,如果我航行到南洋,知道南洋和长宁卫标准时间的时差,就能知道经度了。”

林默珺已经彻底烧坏了cpu,她完全跟不上苏泽的思路了。

苏泽也不打算详细的说这个天文学和数学问题,而是简单的说道:

“我这两个办法,一曰天钟法,就是以天体运行为钟,通过天星位置来确定时差。”

“一曰时钟法,那就是在出海航行的时候就制造一座准确的时钟,航行到一个地方之后再根据日中时间来确定时差。”

在苏泽穿越前的时间线上,天钟法和时钟法展开了激烈的竞赛,一直等到近代精确的航海钟出现,才最终决出了胜负。

天钟法需要船长拥有高超的天文学和数学能力,才能准确的测量出经度。

而时钟法,以其昂贵的造价,让普通船长望而却步,一直等到十九世纪钟表技术发展,航海钟的价格这才下来,能用于普通商船上。

讲完了这些,苏泽发现林默珺已经彻底晕了。

苏泽叹息一声,从经纬度测量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近代东西方技术的落后,并不是某一项工艺某种武器的落后。

其实晚明的时候大明朝已经能够自己制造红衣大炮了,一些地方铸造的大炮质量并不比进口的差。

航海上晚明的船队也能够开到印度洋上贸易,似乎也没有落后多少。

但实际上最大的落后是在科学思维和定量分析上。

晚明确实能够铸造火炮,但是当时明代将领都推崇“倍填法”,认为填充越多的火药威力就越大。

但实际上火药装填量和炮筒的长度宽度都是有数学上的关系的,并不是装填更多的火药就威力越大的。

而西方的火炮学发展已经开始研究炮身直径和炮管长度的比例关系,从原理上研究如何制造更大威力大更大射程的火炮。

近代的落后,并不是缺乏某种武器,缺少某种工厂,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

大明并不缺乏能够远航的船长,缺乏的是伽利略、马斯基林这样的天文学家,缺乏的是哈里森这样的钟表工匠。

真正航海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造船业的发展,也是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学、测量学、制图学这些学科的技术。

一名口耳相传,依靠各种经验和秘传培养的船长,比不上一群能够系统培训掌握专业技能的船长。

同样的,能够制造一门精良火炮的铸炮工匠,也比不上能够标准化生产火炮的铸炮工坊。

月牙弯弯,苏泽看着远方的斗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现在大明距离西方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是接下来二百年的思想启蒙和技术爆炸,明清却完美的错过了。

暂时压下这些想法,还是对付眼前的倭寇吧。

一夜无话。

一天后,苏泽偷偷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远方的小岛。

这座小岛呈现一座月牙状,苏泽将望远镜交给林默珺,她很快确定这就是东奥岛。

“这就是东奥岛,我小时候曾经和爹登上这座岛,当时爹就说了,只要在东奥岛上驻扎两百人,修建塔楼,就可以将倭寇拒之于外海。只可惜爹上书当时的海道衙门,并没有上官回应。”

苏泽用望远镜观察东奥岛,果然这座岛是非常好的天然港口。

从月牙两端到月牙的背面都是山,周围都能看到暗礁,这就意味着无法从岛屿其他位置登陆,只需要防守港口就能保证岛屿的安全。

可以看到靠近海滩的部分海水明显偏淡一些,这说明月牙湾是一座潟湖。

潟湖要比普通海港的风浪小很多,是天然的上好港口。

从山上还有一座山泉留下来,苏泽甚至还看到了岛上有些菜田,茂密的山林都说明这座岛的土壤肥沃,是可以军屯养活士兵的。

苏泽都快要留下口水来了,这样的一座岛,简直是太完美了啊!

通过望远镜,苏泽看到了鹿大王停靠在港口中的船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