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1 / 3)

加入书签

酱菜铺子和脂粉铺子苏泽没什么头绪,不过这也都是能赚钱的产业。

这么多能赚钱的产业,作为于宗远的好兄弟,苏泽义不容辞的要帮忙了。

他说道:“这样吧,等明日我上完了课,陪于兄去四家铺子看看帐,敲打一下这些狡诈老仆。”

“苏兄还懂得看账?太好了!我早就听娘说过,这些掌柜的都是奸诈之辈,我娘本想要请舅父帮忙,派哥精通账房的先生帮着看账,现在有苏兄帮忙!那就太好了!”

还好自己主动提了,于宗远母家在延平府也颇有势力,自己要忽悠于宗远还是要趁早!

苏泽又说道:“我们长宁卫也有几样好货,到时候也可以放在于兄的店里卖卖。”

于宗远更是感激的说道:“有苏兄帮我,何愁家业不兴!等事成之后我要请苏兄去邀月楼喝酒!”

送走了于宗远,苏泽走进县学,这一次县学中又热闹了不少,到处都是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大声讨论着什么。

不用说,肯定是拓湖先生的征文。

果不其然,苏泽刚刚到宿舍,林清材就拿出一叠纸,递给苏泽说道:

“苏兄,帮我看看这篇戏文。”

苏泽接过来一看,这字迹一看就是林清材的,看来他也忍不住写了戏文投稿。

哪一个读书人能拒绝扬名的诱惑呢?

苏泽接过来看了起来,不得不说林清材在戏曲创作上,着实是没什么天分。

老套的才子佳人故事,充满了穷酸读书人的意淫,唱词也没什么出色的地方,苏泽硬着头皮看完后说道:“格式工整,故事似乎普通了点。”

林清材丧气的坐下:“苏兄也觉得不行?”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要是我有苏兄的才情就好了。”

苏泽正准备安慰林清材,陈朝源也拿着一叠纸进来,他直接将两份戏文递给苏泽和林清材,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二人。

看完了陈朝源所写的戏文,苏泽差点都要毒发身亡了。

这是个仿照唐人传奇故事的建功立业的戏,故事老套不说,毒点还不少,甚至还有一段男主出去闯荡女主改嫁的戏码,放在现代网络读者就会弃书。

苏泽叹息一声说道:“两位可以投稿试试,万一合了拓湖先生的意呢?”

两人也燃起希望,他们看向苏泽说道:“你的呢?”

“我的什么?”

“苏兄不参加吗?”

苏泽说道:“不参加啊,我又不懂戏曲,写出来不是贻笑大方吗?”

林清材说道:“我以前也没写过戏,苏兄这份才情在这里,说不定一篇文章名动东南呢?”

陈朝源也说道:“拓湖先生的征稿一直到六月底才结束呢,苏兄现在动笔,月底来县城的时候交上去就行了。”

写戏文?能肝经验吗?

苏泽现在手头上的经验都肝不够,哪里有空写戏文。

苏泽再一次委婉的表示拒绝,两人见苏泽坚持,也不再多劝。

熊岳是最后一个抵达宿舍的,以往最喜欢参加士林活动的他,却没有写戏文,看来茶贡的事情让他心神不宁。

等到四人到齐了之后,陈朝源说道:“听说延平书院的黄时行准备办一份小报,刊印众人的戏文给全府士人品鉴,如今雕版师傅已经请好了,这又是我们延平府文坛一大盛世啊!”

黄时行?爆金币的二号怨种?

真传一句话

等到海瑞到了,林清材和陈朝源立刻将自己的戏文收起来,专心听海瑞讲课。

看着四人,海瑞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些日子你们刻苦攻读,四书经义掌握的不错。”

“背诵经注,只是参加科举的第一步,从今天开始,我每堂课都会布置一道科举习作,让你们回去作答,下一次再交到课上来,我现场给你们批改评阅。”

除了苏泽之外,其他三人都激动的看着海瑞。

科举这件事有没有一个好老师知道,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进士家族能够不断的出进士,除了因为家族基因和家风的问题之外,和家族请的名师也有很大的关系。

写八股文这东西,只要读过几年书,看过一些八股的制式,普通读书人都能写出来。

可是写出来是一回事,写的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这时候就体现出批改的重要性了。

自己写的八股文,自然看不出问题来,有名师批改指出问题来,下次才能有提升,这就是“习作”的重要性。

可是普通的寒门子弟哪里有钱请名师帮着批改啊,所以三人一直以来都是不停的参加科举,却并不知道自己科举不第的原因。

有海瑞给他们批改习作,明白自己哪里写的不好,这才是三人最需要的指导。

真传一句话,而所谓真传就是能在伱走弯路的时候将你拉回到正道上来。

接下来海瑞开始讲课,这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