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节(1 / 3)

加入书签

“请讲。”

苏泽面向长宁卫民说道:

“第一,械斗是私斗,但是为了长宁卫公义,这芦田是老百户从倭寇手里夺来的,背山村雇佣罗汉脚,买通县衙侵占芦田,这是不义,我们长宁卫是有道讨不义。”

“既然是有道,那有功者要赏功,有过者要罚过,家老阿公您说呢?”

家老阿公点头说道:“理应如此。”

苏泽继续说道:“那阵前击倒敌人的,给一亩芦田奖励,如果是众人合力,则均分这一亩芦田,如何?”

家老阿公盘算了一下说道:“可以!”

“若是临阵脱逃的,或者不战而降的,要负责伤者的汤药钱。”

“理应如此。”

苏泽又说道:“我幼时读过岳武穆留下的兵书,其中有一阵,正好可以用于械斗”

这下子就连家老阿公和九姑婆都倒吸一口气,惊讶的看着苏泽。

岳武穆,就是岳飞了。

在这个时候,岳飞是洪武大帝亲自册封的武圣,在《三国演义》在大明中后期流行起来之前,岳飞的武圣地位还在关二爷之上。

泉州就有一座岳飞庙,香火鼎盛。

岳武穆遗留了兵法,这个说法从南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洪武大帝都曾经下旨从民间寻找武穆遗书。

苏泽说自己看过武穆遗书,家老阿公将信将疑,但如果是真的,那就能理解为什么苏泽这么自信了。

那岳武穆可是武圣啊!武圣的兵法用在小小的械斗上,还不是绰绰有余啊!

不过家老阿公又问道:“可是岳武穆的兵法,咱们卫所能用吗?”

“当然能!我这阵型不需要弓马,只要简单改造下农具就行。”

听到不需要弓马,家老阿公松了一口气,长宁卫是海卫,虽然没有马,但也是有弓的。

之所以之前械斗不用弓,一是怕闹出人命,而是怕被县衙抓到短处讹诈卫所。

听说苏泽只需要用农具就能列阵,家老阿公又多了一份希望。

苏泽说道:“从今日起,每天上午下午都在这里练阵,操练所需要的食物?”

家老阿公立刻说道:“家祠提供!保证能吃饱!”

苏泽又说道:“第三点就是我这阵要一些独门兵器,也不麻烦,只要将农具稍加改造即可,请显宗叔带着学徒帮帮忙可以吗?”

前面代价都出了,家老阿公咬牙说道:“不会损坏农具吧?”

“不会不会。”

“那就行!我去和百户说,请他让阿宗帮你改造武器。”

说完了三件事,苏泽对着众人说道:

“我这阵,唤作鸳鸯阵,十一人为一个小阵,能辨别左右,懂得简单计数的人举起手来。”

稀稀疏疏有几个人举手,苏泽叹息一声,想到当年看近代史,袁世凯小镇练兵的时候竟然募不齐能分左右的士兵,这封建时代的人均教育水平是胎教,果然是诚不我欺。

不过好歹长宁卫是军卫,也能凑出五十个小阵指挥。

苏泽看着众人,心中暗暗祷告道:“岳武圣,戚武圣,保佑我这次旗开得胜吧,关二爷您也显显灵,等成了苏某必定给你们上香!”

鸳鸯阵

家老阿公给背山村陈氏送去了战书,背山陈氏自然是大肆嘲笑了一番,但还是接下了战书。

福广械斗不仅仅是暴力武斗,同样也是一种宗族之间约定俗成的解决争端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残忍,可以说是野蛮,但也是一种规矩。

此时的福广械斗也还没有到后世清代民国不死不休的地步,基本上的原则还是不出人命。

出了人命官司,掏的就不是一两二两的械斗罚银了。

县衙里的差役在各村都有暗哨,一旦要发生械斗,衙门公差就会站在边上观战。

若是出了人命官司,那么官差立刻就会借题发挥,将动手的人拷走。

进了县衙大牢,那可是处处都有盘剥的地方,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所以如今械斗更像是一种公开约架,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赌斗。

长宁卫下了战帖,背山陈氏反倒是开心的接下,这种正式械斗一方赢了,输的一方就要放弃芦田。

而其他村子也会被震慑住,掂量着自己的分量,暂时不会和背山村陈氏争夺这片芦田。

长宁卫这边,苏泽站在家祠前的广场上,拿着一堆奇门的武器讲解道:

“这鸳鸯阵其实不难,一阵共有十一人,阵列中是小队长,负责指挥调度小队。”

“小队长不仅仅是指挥者,也是全阵的总后备和总负责人,战场上若是一人退,则罚一人,若是一队退,则罚小队长,明白了吗?”

众人纷纷应下,苏泽继续则继续说道:

“前排为盾牌手,原版是用藤甲盾,大家用锅盖就可以,主要负责格挡对面的长兵器和暗器。”

苏泽拿着一个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