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节 学校(3 / 7)

加入书签

孝文延兴二年,二月,诏谓当时祭孔子者,“女巫妖觋,淫进非礼,杀生鼓舞,倡优媟狎”。“自今已后,有祭孔子庙,制用酒脯而已。不听妇女合杂,以祈非望之福。犯者以违制论”。(亦见《本纪》。)窃疑鲜卑窃据,人民图覆之者甚多,结合之资,不能无藉于宗教,孔教亦为所借用,虏乃从而禁之也。《儒林传》又云:大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本纪》:大和十年,九月,诏起明堂、辟雍。十五年,十月,明堂、大庙成。十六年,正月,宗祀显祖于明堂,以配上帝。遂升灵台,以观云物。降居青阳左个布政事。每朔依以为常。)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大学,四门小学。(据《刘芳传》:发敕立四门博士,事在大和二十年。)世宗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人。(《本纪》:正始元年,十一月,诏可敕有司,营缮国学。四年,六月,诏敕有司,准访前式,置国子,立大学,树小学于四门。《任城王澄传》;澄表言:“自凤举中京,方隆礼教。先皇升遐,未遑修述。学宫虚荷四门之名,宗人有阙四时之业。可敕有司,修复皇宗之学,开辟四门之教。”诏尚书可更量宜修立。《郑道昭传》:迁国子祭酒。表言:“国子学堂房粗置,弦诵阙尔。城南大学,汉、魏五经,丘墟残毁,藜藿芜秽。求重敕尚书、门下,考论营制之模。”不从。道昭又表曰:“先帝命故御史中尉臣李彪,与吏部尚书任城王澄等,妙选英儒,以宗文教。澄等依旨,置四门博士四十人。其国子博士、大学博士、及国子助教,宿已简置。伏寻先旨,意在速就。但军国多事,未遑建立。自尔迄今,垂将一纪。学官凋落,四术寝废。陛下屡发中旨,敦营学馆。房宇既修,生徒未立。臣往年删定律令,缪与议筵。谨依准前修,寻访旧事,参定《学令》,事讫书呈。自尔迄今,未蒙报判。请《学令》并制,早敕施行。使选授有依,生徒可准。”诏曰:“新令寻颁,施行无远。”道昭又表曰:“臣自往年以来,频请《学令》,并置生员。前后累上,未蒙一报。馆宇既修,生房粗构。博士见员,足可讲习。虽新令未颁,请依旧权置国子学生,渐开训业。”不报。其事皆在世宗时也。)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本纪》:延昌元年,四月,诏曰:“迁京嵩县,年将二纪。虎闱阙唱演之音,四门绝讲诵之业。博士端然,虚禄岁祀。贵游之胄,欲同子衿。靖言念之,有兼愧慨。可严敕有司,国子学孟冬使成,大学,四门,明年孟春令就。”然《李崇传》:崇在肃宗时表言:“永平之中,大兴版筑。续以水旱,戎马生郊,虽逮为山,还停一篑。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则其事仍未有成也。《郭祚传》:时诏营明堂、国学。祚奏:“不可于师旅之际,兴版筑之功,宜待丰靖之年,因子来之力。”从之。此即李崇所谓因水旱戎马而停者也。崇此疏,《北齐书·邢邵传》以为邵之言,《北史》同。)神龟中,将立国学。诏以三品已上及五品清官之子充生选。未及简置,仍复停寝。正光二年,乃释奠于国学。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本纪》:正光元年,正月,诏:“来岁仲阳,节和气润,释奠孔、颜,乃其时也。有司可豫缮国学,图饰圣贤,置官、简牲,择吉备礼。”二年,三月,庚午,帝幸国子学,祠孔子,以颜渊配。《源贺传》:贺孙子恭,正光元年,转为起部郎。明堂、辟雍,并未建就。子恭上书言:“今诸寺大作,稍以粗举,并可彻减,专事经综。严勒工匠,务令克成。”从之。魏营学宫,阅时甚久,盖至此以一切之法敕之,乃克有成也。)永熙中,复释奠于国学。置生七十二人。及迁都于邺,国子置生三十六人。此魏立学之大略也。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

北齐国子寺,祭酒一人,领博士五人,助教十人,学生七十二人。大学,博士十人,助教二十人,大学生二百人。四门学,博士二十人,助教二十人,学生三百人。见《隋书·百官志》。然据《北齐书·本纪》:文宣帝天保元年,八月,诏郡国修立黉序,国子学生,亦仰依旧铨补。孝昭帝皇建元年,八月,诏国子寺可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外州大学,亦仰典司,勤加督课。则法令多成具文。《儒林传》亦云:“师、保、疑、丞,皆赏勋旧,国学博士,徒有虚名,惟国子一学,生徒数十人耳。”

后周颇重大学。《周书·李昶传》云:昶初谒大祖,大祖深奇之。厚加资给,令入大学。大祖每见学生,必问才行于昶。足见其于此途,已颇留意。武帝保定二年,幸学,以于谨为三老而问道焉。大和二年,七月,立露门学。置生七十二人。宣帝大象二年,亦幸学释奠。皆见《本纪》:《隋书·辛公义传》云: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大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时辈慕之。《豆卢勣传》:勣在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皆足见其重视学业也。世宗雅爱文士。立麟趾学。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