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0章 亏空(1 / 2)

加入书签

穆王用肩拖着石碌碡走了没几步,就累得喘得不行,还差点让脚给石碌碡碾着了。那么大的一个石碌碡碾下来,就算夏静月的医术再高明,他的脚本也得废了。穆王除了被晒出来的一身汗,还有被吓出来的一身冷汗。“我的娘呀,这玩意可危险了!”

收完了麦子,接着要收玉米,收完了玉米地里还要接着播种。

农家的活,总是干也干不完,一年到头,忙得没一天能闲下来。可忙完了一年,得到的粮食却少得可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田里的粮食收完后,晒干,就要开始交租了。

穆王坐在大妞家的茅屋门口,吹着过堂风,浑身轻爽舒服得不行。“这小茅屋住着还挺舒服的,等爷回去后,也在府里搭间茅屋来住。”

大妞拣着野菜,掐去老根,留下嫩的,听了穆王的话,她愁了起来,说:“如今夏日还好,等到冬天就冷死人了。”

“冷了就烧地龙呗!”穆王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夏静月帮着何大婶扒玉米皮,插嘴问道:“地龙往哪烧?”

穆王瞄了瞄夯实的黄土地,没话说了,但仍是嘴硬地说:“本来住茅屋就是舒服,通气又凉快,还能吹吹风,看看天,多诗情画意。”

“是啊。”夏静月附和着说:“若是遇到台风天还能欣赏着风把屋顶掀起,遇到暴雨,还可以尝尝一边睡觉一边沐浴的滋味。有风有雨的日子,如画如诗一般。”

穆王脑海里顿时想到京城外城那个贫民区,那些倒塌的房屋,以及被压死的人和鸡鸭。

何大叔把晒好的麦子装好在麻袋之后,收租的人就过来了。

彪悍的十余名大汉是大丰田庄请来收租的人,一个个长得凶神恶煞的,夏静月看去几眼后,拿了旁边的帷帽戴起来,遮住脸儿。

“何大牛,你家的租粮呢?”为首的大汉姓胡,人姓胡麻子,在这一片田庄中,是个可止小儿夜啼的煞神。

何大叔忙对胡麻子恭敬说道:“胡大爷,都在这儿,麻烦您了。”

胡麻子手一扬,后面就拉来了马车,汉子们挽袖过来搬粮。

穆王第一次见交租的,看着可有意思了,凑得近近地去看。

这一看,他看得恼火起来:“喂,你们怎么能搬走这么多的粮食?何大叔一家才收了那么点粮食,连吃都不饱,你们一来就拉了大半的粮去了,让他们吃什么?”

胡麻子一听穆王的话,转过头来,打量了穆王几眼。

胡麻子只见面前的男人长得比他还高半个头,脸上晒得黑黑的,长得偏胖,气势看上去不错,一双眼睛充满了煞气。乍一眼,倒把胡麻子惊了一下。只是再瞧这男人穿着的衣服太粗,还沾满了泥,脚上的布鞋也满是泥,看不出原样。

一瞧这就是个庄稼人,长得有些胖的庄稼人。

胡麻子在两年前吃过一次大亏之后,人就谨慎了许多,问穆王:“你是哪家的?干什么的?”

穆王双手负后,板起脸,有那么几分王爷的威势,说:“你大爷我是干农活的,割麦子的,还是收过玉米的。”

“哟,看样子是个傻子!”胡汉子瞧着穆王那傻不愣的样子就发笑,心头存着的忌惮也消失了,“大家伙瞧瞧,这傻子来管胡大爷的事呢!”

何大叔怕穆王吃亏,连忙把穆王拉开到一边。这帮痞子仗着京中的贵人横行霸道惯了,一言不合就把人给打得半死,打断手脚那是常有的事,因为贵人的身份太高,官府也不敢管大丰田庄的事。

“韩兄弟,这事你别管,大丰田庄收的租有两种,一种是每年每亩固定收两石的麦子,一种是收成之后,十担里头收八担的麦子。我家交的租是第二种,十担收八担。”

穆王板着手指数不过来,问:“怎么不交第一种租?若是多收一些粮食就能多留些自家吃。”

何大叔苦笑道:“以前我家就是按两石交的租,可是——一亩地在年景最好的时候,最多只能打下三石的粮食。而一般年景中,只能收两石加四斗的粮食,若是遇到了荒年灾年,一亩地连一石的粮食都没有,到时就得赔钱给田庄。前几年不是旱就是涝,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我家每年累死累活地干,不仅没挣下粮食,反而倒贴了不少,把家底都贴空了,最后连买种子的钱都要靠借贷。去年好不容易求着庄头,改成了按收成二八来交租……”

夏静月在一旁听着,暗中算了算。一石等于现代的一百二十斤左右,照何大叔的话来算,一般情况下,一亩地才能收两百八十斤左右,年景最好的收成一亩地才三百六十斤。如果年景不好,水多了或者雨少了,一亩地连两百斤的粮食都没有。

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辛苦一整年,不仅没有收到粮食,反而要赔钱。

按固定交租,就得看天吃饭,跟老天爷来赌。

而按收成来交租,交的租虽多,但比较保险,起码不用亏空倒贴。

这回,穆王终于知道为什么何大叔家干得那么累,那么苦,在农收的季节也要吃野菜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