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节(2 / 3)

加入书签

过这两张诗稿是事实,也许有人趁乱将其塞到了卢某怀中,还请圣人明察。”

蔺承佑似是早料定卢兆安有此说:“行,你没见过这两张诗稿,总该见过她。”

说着招了招手:“带上来吧。”

金吾卫们压着一位穿着粗布衣裙的老媪过来了,老媪被五花大绑,嘴里还塞着布条。

老媪身后,则跟着好些布衣百姓。

再后头,则是大理寺的衙役,衙役手里抬着好些箱笼,也不知里头装着何物。

蔺承佑一指老媪,对卢兆安说:“你可认得她?“

卢兆安漠然摇头:“不认识。”

蔺承佑看着左边的几个老百姓:“他说他不认识这婆子。你们是卢公子的邻居,要不要提醒提醒卢公子?”

几名老百姓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口里却说:“卢公子,你怎会不认识她?这是卖饧粥的王媪,经常到我们巷口卖饧粥的,每回王媪过来,你都要出来买一碗粥,记得前日你还买过。”

卢兆安恍然大悟:“哦,原来是王媪,恕某眼拙,看她被五花大绑,一时没认出来,世子,她这是怎么了——”

蔺承佑却道:“好了,卢公子这边认完了。接下来该认认另一位了。”

说着看向右边那几个老百姓,看他们吓得哆哆嗦嗦,蹲下来温声说:“别怕。待会需要你们认一个人,你们抬起头来好好说话。”

几人擦了把冷汗,慢慢抬起头来。

“你们住在醴泉坊永安大街附近?”

几人讷讷点头。

“见过这婆子吗?”

“见过。她隔三差五就到我们巷口卖饧粥。”

“抬头仔细瞧瞧,那边可有你们眼熟的人?”

几人顺着蔺承佑的指引往前看去,不一会就认出了某个人:“认得,她叫皎儿。”

“为何认得她?”

“她经常出来买东西,买得最多的是饧粥。”

“她是谁的婢女?”

“武、武二娘。”

“端午节那日,皎儿可出来买过饧粥。”

几个人再次点头:“买过。”

蔺承佑噢了一声:“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这饧粥不算多么好吃。况且这位是宰相千金身边的丫鬟,端午节府里有的是好吃的,论理是瞧不上一碗饧粥的。”

问完这话,蔺承佑对众人道:“连日来卢兆安为了备考鲜少出门,端午节也不例外,这一整天,他只在这位王媪过来时出门买了两碗粥,而等卢兆安买完粥没多久,王媪就推车走了。这老媪一路不曾停留,径直走到武二娘家附近才停下来继续卖粥,不一会儿,武二娘身边的婢女皎儿出来买粥,老媪同样马上就推车走了。这一点,两边的街坊邻居都可作证。

“有意思的是,据监视卢兆安的衙役回报,这位看似贫苦的王媪一整天只卖了三十七碗粥,而从卢兆安所住的义宁坊到武二娘所住的永安大街中间,起码有五处热闹的街口,王媪口里吆喝,脚下却没停下来过。是卢兆安的住处,终点则是武二娘的住处。”

“杜娘子前脚丢了诗稿,后脚这诗稿就出现在了卢兆安的手里,加上这位推车穿过整整两座坊,但事实上只卖了‘三十七碗粥’的王媪,我有理由相信,这件事与武二娘有关,她负责偷诗稿,而王媪负责将其传递给卢兆安。”

卢兆安愤懑道:“荒谬,实在是荒谬,卢某虽买过几回饧粥,却从不曾与这位王媪说过话,单凭这个就硬说卢某与此事有关,卢某断不敢认。”

武绮也很莫名:“我可从来没听说过这事,皎儿,你在外头买过饧粥?”

那婢女忙说:“婢子是买过几回,但婢子连这老媪模样都没瞧清过,这实在是无中生有——不,婢子的意思是说,是不是有人故意嫁祸咱们。”

“嫁祸?”蔺承佑讥诮道,“义宁坊那边,每回买粥的是卢兆安本人,永安大街这边,每回买粥的是武二娘身边的大婢女。没人押着你们去买粥,一切都是你们自愿的,而且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我在弄明白这种事绝对无法嫁祸后,当晚就令人盯着王媪,而另一边则派人守候在武家附近。到了今早,天色还未亮,武二娘身边的皎儿就偷偷出门了,到附近寺院东墙外的梧桐树下,把一包东西塞到树干的虫洞里,皎儿走了没多久,王媪也摸黑来了,趁周围没人,把那包东西摸出来走了。

“今日卢兆安和武二娘都要随驾出城,为着不打草惊蛇,我没让人捉住皎儿,而是下令当场逮住王媪,王媪来不及把那包东西藏起来,里头正是一锭金。”蔺承佑,“你说你不认识王媪,却让你的丫鬟皎儿一大早给王媪送金子,如今人赃并获,我倒想听听你还能怎样狡辩。”

武绮瞠目结舌:“我什么都不知道。”

她倏地转头看皎儿:“你这婢子,这到底怎么回事?”

皎儿面如死灰,一言不发埋头跪下。

蔺承佑令衙役把皎儿带过来,和颜悦色道:“看清楚你的主人是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