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章 三个大人物告状(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胡椒、苏木折俸,一个赵怀跳出来闹事,那算什么?

真正可怕的是武清伯李伟!

他本出身低微,甭说让他心怀苍生悲悯天下,理解国家的难处和大政方针,就是让他受一点委屈都不行。

格局、胸怀在那儿摆着。

就在昨晚,王希烈带着好几个四品以上的大官儿去了他家,一出手就是一千两礼银。

怎么可能没钱买菜?

国家再穷财政再难,还能波及到他身上?

李伟见钱眼开,立马和王希烈等人热乎起来,人家说什么,他听什么,附和什么。

王希烈将话题引到胡椒、苏木折俸上,一顿牢骚。

说什么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这是国家的政策方针;不明白事理的人肯定以为皇上薄情寡义。连自己外公的俸银都变成了胡椒、苏木,这让外人怎么看?

李伟领到一堆胡椒、苏木,心情本就不痛快。被王希烈这些人一搅和,当即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实在太过分,一定得找女儿评评这个理儿。

……

面对李伟的诉说,李太后毕竟是女人,心里头咕哝了一句:“这张居正是怎么办事的?”但表面上却沉吟不语。

其实她心里清楚,父亲再缺钱也不至于穷到没钱买菜的地步。只是琢磨着张居正就不能看在她的面子上,适当通融通融,额外照顾她爹一下?

李伟见女儿不说话,继续掰扯道:“女儿呀!今天爹来不是抱怨诉苦,而是提醒女儿和咱外孙,别落下话柄,让人说三道四!”

“我和钧儿能落下什么话柄?”

“怎么不?”李伟脖子一歪,将王希烈对他说的话添油加醋翻炒几下,“咱外孙当皇帝,你晋升太后,都是天大的喜事,为何咱沾不上一点光?不要说赏赐,连月俸银都变成了胡椒、苏木,外头都传你薄情恩义呢!”

“国家困难,太仓银告罄,爹就不能理解理解?钧儿才十岁,压力多大?你就别添乱了……”

“我怎么添乱?难道你和外孙真的忍心看着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拎着袋子去卖胡椒、苏木?女儿不嫌丢人,我还嫌丢女儿和外孙的脸呢?”

“胡椒、苏木都是俏货……”李太后本想说,胡椒、苏木很好变现,一句话尚未说完,又被李伟打断怼了回去。

“什么俏货?京城有多少官儿?连我都是胡椒、苏木,那别人更不用说了。女儿你算一算,户部一下子要放出多少来?起码总得也有几千斤上万斤吧?再俏的货也会滞销。”

李太后咬着嘴唇,再次陷入沉思。

“现在不是胡椒、苏木好不好卖,或做爹的能不能拉下脸去卖的问题,而是牵涉到皇室的体面问题。”

“胡椒、苏木折俸前朝或本朝都有例可循。”

“是,这个爹承认,但女儿听说过咱这些皇亲国戚也一视同仁吗?哪次胡椒、苏木折俸不得给咱这些皇亲国戚照顾照顾?爹大字不识几个,不懂什么法,但懂得情。”

就在李伟这么闹腾时,又有一名内侍来报:“太后,外头又有人求见。”

“谁?”

“驸马都尉许从诚和英国公张溶。”

李太后、水墨恒和冯保都是一怔,感觉头皮发麻,想必他们来的目的和武清伯李伟一样,也或许是他们早已暗中串通好了的。

一个武清伯就够难应付。

又来一个驸马都尉和英国公,这两人都是朝中勋戚显贵,地位崇高。

先说这个驸马都尉许从诚,河北定兴县人,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五个女儿嘉善公主的丈夫。

嘉善公主于嘉靖三十六年下嫁给许从诚,可惜七年后(即嘉靖四十三年)病逝。

按辈分,许从诚是小皇上朱翊钧的姑父。

这地位够高吧?

再说英国公张溶,是张辅的儿子,张玉的孙子。张玉和张辅都是明成祖麾下的靖难名将,可谓功高震主;另一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病逝,取代他统领将士的便是张辅。

在嘉靖年间,张溶被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结果被弹劾的九位名臣,包括总兵、都督在内,全部遭贬斥,唯独张溶仗着自己的爹和爷爷,得以幸免。

可见此人的地位!

“他们来干什么?”李太后还是问了一句。

“奴才去瞧瞧。”冯保当即起身,片刻之后,回来禀道:“他俩也是为胡椒、苏木折俸一事而来。”

果然。

李太后坐在绣榻上,已是香汗涔涔。

可这两个人不见不行!

许从诚和张溶的论调与李伟大同小异,诉苦的同时,将问题扩大到皇室的体面,死皮白赖地说不是为了那点钱……

对李伟,因为是自己亲爹,李太后还能问两句,或反驳两句,可对许从诚和张溶,只得频频点头、陪笑。

最后不得不客气地承诺道:“待回宫与皇上商议,然后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才将三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