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经济账(1 / 2)

加入书签

现代开古玩店的,和古代又不一样,别说三年不开张,一个月三十天不开张这店里就人心惶惶了。

古玩界很靠口碑吃饭,宋明古玩店这里保证真货的消息传出来,很快吸引了大量的藏家来看货。

虽然这里某种意义上的珍品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国宝级文物——根据法律规定这一级的文物也不许民间买卖,如果是家传的国宝级文物可以收藏,不想收藏了国宝级文物只能上缴给国家。

但东西,那还真是实打实的,不是明朝的就是宋朝的,清仿制的都没有。

古玩店赚钱的秘诀有两个,一是用真货坑行家,二是用假货坑外行。对喜欢的东西,行家就是花多少钱也要弄到手,宋明古玩店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其中宋版书和明人笔记,价格不算太高,但是一本接一本的被买走,这也没办法,有人喜欢找这个。还有古董家具,虽然比较占地方,但是来看和来买的人都不少。因为红木成长周期比较长,不是几百上千年的红木不能成材。所以国内红木家具一直火热。

这边宋明家具店的家具虽然很大一部分并非红木的,但也是古董,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一个枣木的太师椅卖个几万是正常价。其中红木制造的那些大件家具,动辄上百万也不缺买家。

这就是用真货坑行家了,大家都觉得红木还在涨价,现在买了虽然看着价格不低,但是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价格还要翻倍——世界主要几个国家(中俄美日欧盟),年通货膨胀在百分之五左右,古玩的增值价格一般是略高于通胀的。

宋明古玩店自开业后,每天的流水都在三百万以上。这在其它的古玩店看来,几乎是奇迹。小一点的店面,一个月能做三百万的生意就不错了。

奇迹归奇迹,大家说起来也不酸:“人家有真货嘛!”

其他古玩店,一百件货里面有二三件真的就不错,这里面还包括清仿和民国仿制的——换了朝代,民国的也算是古董了。

这年代,收真货不容易,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胡八一,能靠半本十六字天书寻龙点穴倒斗打粽子。至于人家真货的来源,那是商业机密,自然无法奉告。

从宋明古玩店开业以来,张诚每天作为巡视一般带着秘书叶卡特琳娜来这里喝茶巡视,雷打不动。

叶卡特琳娜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美人,身高就有一米八六,穿上不那么尖的高跟鞋也有一米九了,体重更是接近了一百八十磅。虽然一般人这个体重就有点小胖了。但是叶卡特琳娜一直坚持锻炼,肚子上四块腹肌还是隐约能见的,腰部很瘦,身体是s型曲线的。肉都在胸前两球和笔直浑圆的大长腿上面。加上金发碧眼,精致的五官,的确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宋明古玩店的收入,除了一部分维持开销之外,剩下的张诚也没打算转回美国。而是选择了在中国的造船厂下单建造了三艘万吨级远洋拖网渔船。

现在中国的造船业是世界第一,真真是下饺子一样的造船。从军舰到渔船、从货轮到特种船。纵然中国在精工这块可能比不上日本和德国,可是,造船这东西,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性价比,而不是谁家的船技术含量高。

其中一艘呢,是准备留在中国建立一个远洋渔业公司的,现在去白令海峡附近捕鱼一次周期两个月,还是有个几百万利润的。张诚的计划是抓了鱼,冷冻起来,然后回到中国卖掉。这样往复循环,一艘万吨渔船每年保养下,怎么也能用个几十年。

以万吨拖网渔船上亿元的造价,在报废之前也早就赚回来了。剩下两艘万吨渔船,是准备送到大萌国和1932的,这两个地方,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大型捕捞技术。尤其是大萌国,现在很多人还在吃草,养殖业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起来的。给当地人补充足够的鱼肉吃,还是蛮上算的。

渔船越大,造价越高,但是相对的,抗风浪性能等也就更好,不至于一个浪头就上甲板砸到船员——海上嘛,自然无风也有三尺浪,至于白令海峡附近,那更是风冷浪大。在这样的大船上船员们的安全性自然也是大增,现在捕蟹人工作过于危险,也是因为那些捕蟹船吨位不够大的缘故——毕竟船大造价高,烧油也高。有这么多钱造大船的话,那还用去捕蟹吗?

以卖古董的钱造船,造船来打渔,鱼卖掉的钱继续造船,这笔账其实不错。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伙食上的鱼类。至于买古董的人,那就没有穷人收藏古董的,穷人手中有古玩,也是拿去卖掉,不然放在家里也不安心,毕竟穷人家中既雇不起保安也买不起保险柜,至于防盗门,几乎是只能挡住好人的。

因为一直没回来过,哪都新鲜,除了古玩店,张诚就是带着秘书大美人叶卡特琳娜白天四处去玩晚上住在一起。没有很快离开的原因之一,也在等一个案子的发生。作为一个预知型的超能力者,张诚知道假一赔十的这个招牌打出来之后,总会出点事的。

就像某人出了一本书,号称找出一个错处来就给多少钱,结果真有人有耐心地找出来一堆错处的时候,又不认账了。

换了张诚,那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