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1 / 4)
曾良君拱拱手说道:“周爷爷,我已经答应周梅了,这会儿您就给我看看吧,咱还没有亲眼见过石抱月呢!”
“这块石抱月是托我朋友从蒙古边境上面买过来的,也是花费了不少周折才弄进来。”周爷爷走到这个院落的走廊上,这走廊看上去十分老旧,可是木头铺设的地板却还是放着周爷爷亮,应该是打过来,保养得很好。
在走廊的尽头就有一个小茶几,茶几上面则有一块红布盖着一个球体,曾良君走过去的时候,周爷爷就将那块红布从那个球体上面抽了出来,随后就露出里面一个圆形的石头。
这石抱月也算是月光石的原石,相比翡翠来说,月光石没有所有的开窗之分,因为月光石并不是一种浑厚圆润的石头,它的特性是表面非常清新,并且能够反射锐利的光芒。
这个石抱月上面已经裸露出大片大片的月光石,月光石的构造比较特殊,它的表面上面能够将光反复折射,所以一旦有光芒照射在月光石上面,就能够散发出漂亮的光芒,这种光芒十分吸引人。
不过全世界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也就只有蒙古的月光石,其他国家出产的月光石虽然是同一类物质,但实际的观赏价值就差远了。
“很漂亮。”曾良君赞叹了一句。
周爷爷点点头,说道:“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人强调,咱们华夏瑰宝和氏璧就是月光石所制,我一直也是深信不疑,虽说和氏璧传说一块玉,但是实际上古人对玉的定义非常宽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直到现在还分为软玉和硬玉等不同的物质。”
周爷爷的话,曾良君十分赞同,这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华夏的宝石没有走出国门的原因。华夏的宝玉,欧洲的钻石,其实是两种文化的交汇,从收藏角度来看,玉的价值并不比钻石低,但是现在众多群人对钻石的认可度要比玉高,这是有原因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玉的定义混乱问题。
先抛开硬玉翡翠不谈,广义上的软玉种类就特别多,例如和田玉本身就是透闪石或者阳起石成分,其他的玉又有汉白玉,京白玉等,到了明清朝代的时候,玉的定义就更加混乱了,从古代文书记载更是包括了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等宝石。
可是欧洲的钻石就不一样了,每一颗钻石雕琢出来都是有等级的,先是从大小细分,然后又从透明度细分,这样钻石的标准就规范多了,不需要依靠经验等手段去摸索。
“周爷爷,我听您孙女说这几天愁坏了,是不想切这块石头吗?”曾良君问道。
周爷爷点点头,随即说道:“这块石头,我就直说了吧,花了我一百多万从蒙古弄回来。我这个偏门记虽然运营了上百年了,实际上也就有一个祖宗家业罢了,现在资金押了一批在和田玉上面,资金有些紧张,现在已经有老板愿意出两百万买这块石抱月,转手自然是最稳的,可是……”
“周爷爷,就是觉得一辈子不开一颗石抱月,有些遗憾对吧?”曾良君接着周爷爷说道。
“嘿,”周爷爷也是豁达性格,不会倚老卖老,拍拍曾良君的肩膀说道:“小曾的脑瓜转得快,我这个老家伙就是这样想的。”
曾良君走过去用手贴在这块石抱月上面摸了摸,不经意之间,他就将灵气注入到这块石头里面,石头被解析后,曾良君扭头说道:“周爷爷,这块石头是产自黑旗矿的吧?”
曾良君话音一落,周爷爷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这就看出那个矿来了?”
“据我所知,蒙古那边产月光石的也就三块矿吧,我就是瞎蒙。”曾良君笑道。
周爷爷摇摇头:“这可不是瞎蒙,虽说那边只有三块矿,但是黑旗矿和格伦道尔矿出产的月光石几乎一模一样,瞎蒙恐怕没有这么凑巧。”
“真是瞎蒙的。”曾良君说道。
“好吧,不说这个,小曾,你给个意见,我这块矿是倒手出去,还是自己开?”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曾良君沉吟了一下,刚才一上手,曾良君就已经有答案了,这块石抱月非常不错,况且他刚才已经探测到,石抱月里面还有几个小小的空泡,在空泡里面有一些晶莹剔透的液体,那种液体是一种复合成分,能够吸收光芒,然后在一段时间中发光。其实这东西人工也容易合成,成本也非常低,可是这东西就是这样,一旦人工做出来的东西都不值钱,天然的才叫稀有,这种液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月髓。
“周爷爷,你切这个,就是因为经济上面的顾虑对吗?”曾良君问道。
“恩,是啊,切这个赚钱的可能性很大,老家伙我也知道,但是这东西你也清楚情况,想要出手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
古玩玉器,这东西的好处是放着不怕坏,别说放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一般来说只要不打仗,越放越值钱,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资金紧张,可能就有点麻烦了,就算你手上有好东西,可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也只能够忍痛出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