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3 / 5)
随对手意而应之。拳经说:‘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即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技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击之。”
李天熙又问道:“形意八卦门中有内外之法,先生可知其中其中诀窍?”
这是形意八卦门中拳理精髓,涉及到刚柔变化,阴阳互济,董兆丰当年传授技艺时,虎丘境界尚浅,还领悟不了这门中顶尖诀窍,故此这句话虎丘也是第一次听说。但他现在已是独创心之神道,开天辟地的大宗师。虽然体术修行不过绝顶境界,但若论对于武道的理解,甚至已在董兆丰之上。遂道:“练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之道,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譬如一物之性能刚柔曲直、纵横变化、灵活巧妙,人有所不能及,因此,练拳术者,是格物而知其性能并得之于心,能尽物之性,可内亦可外,内外如一,才能尽己之刚柔变化。”
这番道理一出口,李天熙面色便是一变!
李虎丘所言皆是拳道至理,涵盖了形意八卦之拳道的究极理论,却又与前辈老师们传下的道理皆不同。李天熙的武道境界不是最顶尖的,但他拳理精深,嘴皮子上的功夫却是海外形意八卦总会当中最高的。
李天熙面色数度变化,沉吟良久,终于点头赞道:“李先生对拳法的理解已至大道之境,令老朽钦佩不已,但不知先生对实战技法又作何高论?”
李虎丘道:“练拳至出拳无意随心而走的境界,不动则已,动辄惊人,起如钢矬,落如钩杆,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打人就像走路,看人好比蒿草,遇敌便有必胜心,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起落进退变化,皆可因敌而用,譬如练蛇形,蛇有拔草之精,至于蛇之盘旋曲伸,刚柔灵妙等式,皆伊之性能,常蛇阵式,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道应,击其中则道尾皆应。”虎丘说到这里,回首看一眼尚楠,续道:“练拳至此,诸形皆无,万象皆空,混混沦沦,一浑气然,何有太极?哪来八卦?”
尚楠似有所悟,凝神思索片刻,问道:“虎哥的意思,拳法到了这种境界,便无需分别是形意还是八卦亦或者是太极?”
李虎丘额首说正是如此!接着道:“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也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老师父讲:‘尚德不尚力’,意思就是养精蓄神,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于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内也无外,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若能彻悟这个道理,融会贯通到你的拳法中,你距离董师傅谢松坡他们那样的真正大圆满境界便不远了。”
“一派胡言!”李天熙之前听的津津有味,到后来李虎丘以形意拳为例解说拳法至理,竟说出跳出门户之见,无太极八卦之分这样的话来,这样的道理已经超乎了李天熙对拳法的理解和认知,在他听来,这是大逆不道否定门户师长的邪说歪理。听至此处再也按捺不住,勃然大怒,断喝一声道:“八卦转掌老八手,每手再变为八式,以及六十四式又拆为六手,但无论如何拆变,终归于左右磨身掌,是即静中求动之道,发于静而不动之腰脊,掌发于手,根于脚,收纵于膀腰,需快如掣电,重如山岳,轻灵如荷珠,临敌时人重我轻、人快我慢、人慢我走,有羽毛不能加、飞虫不能遇之势!人如一球形,击必求其中心,而我亦球形,遇击则圆转以走,若其不动者,当静以待动,伺机而发!这才是八卦掌精义,董兆丰没教过你吗?”
李天熙所言乃是八卦掌不传之秘,董兆丰还真没教过。李虎丘凝神倾听,末了却在心中慨叹,多亏董师傅当年没教到这一步,他当年若将八卦掌练通至此,哪里还会钻研什么心之导引术,领悟哪门子心之神道,只怕全然迷惑在这八卦一门中了。更不会有今日大道无形,神机圆通,指技亦惊龙的彻悟。眼前这位形意八卦宗师已深迷其道,跟他说多少都是废话,想要证明对错最好的方法就是锤他一顿。
李虎丘对此人品格本就已看低一线,此时更不会顾及什么前辈脸面,嘿嘿一笑道:“话不投机半句多,天熙先生是八卦正宗,想必你的道理是对的,但却不是说给晚辈听的,要想让晚辈心服口服,还得在拳头上见真章。”
李天熙自幼学拳,天赋颇佳,但却直到五十岁上才练到绝顶境界,原因便在于他对拳术理论的研究过于痴迷,形意八卦甚至是太极,所有内家拳法他都深入研究。他所以跟李虎丘先辩论拳法之道,原是打算凭借精深的拳术理论打动贼王,却不料李虎丘对拳道的理解已脱离了前人彀壶,他这番高深妙论若在两年前说与虎丘听,就算不能引得贼王纳头便拜师,至少也能令虎丘高山仰止心存敬仰。但此刻,他便是说破大天去,在虎丘眼中也不过是画地为牢匠气十足的层次。
李虎丘欲与李天熙动手印证拳理,尚楠忽然横身拦住,道:“虎哥稍等一下,动口你来,这动手却哪能用你亲自来,不就是比试八卦掌功夫吗?你平日教我的与你练的有何差别?”言罢,不等
↑返回顶部↑